您现在的位置是:365最新网址  >> 专题专栏 >> 党代会专题 >> 网友声音 > 正文内容

遏制网络谣言需要增强“每个人的责任感”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85亿,2011年年底将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网络已经成为普通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充斥网络谣言等虚假信息,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危害。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友表示,网络谣言这一社会公害值得重视,它扰乱的是人心、风气、社会秩序,遏制网络谣言“需要增强每个人的责任感”。
    网络谣言如何产生?网友“欧阳逸清”在帖文里分析道,多元传播渠道、极低门槛等因素,让网络谣言“风生水起”、“暗流涌动”,也让网络上的假新闻、造谣事件泛滥成灾,造谣者捏造“自然灾害”、散布损毁声誉言论、伺机炒作、发泄极端情绪、制造轰动效应等不怀好意的举动,其鼠标轻松一点,却忙坏相关部门,不仅耗费精力、财力应对澄清,也扰乱个人、组织,甚至社会公众的正常秩序,对道德公义观产生及大地冲击,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网络生态环境,却很难见到对“始作俑者”“伤筋动骨”的惩处,让那些造谣事端者游离“法律”之外,也助长其“甚嚣尘上”、“乐此不疲”。
    网友“大别松涛”则指出,分析一些“经典”的网络谣言,我们发现造谣者的动机无非两种,一种是报复特定的对象,另一种是宣泄个人不满。而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还在于迎合了网民的猎奇心理、击中了他们的跟风软肋,同时也在于网站为追求点击率而进行的推波助澜。在这种情况下,谣言的“干柴”遇到网民、网站的“烈火”,自然熊熊燃烧、迅速传播。网络谣言是个小切口,但是一个大问题。管不好,扰乱的是人心、风气、社会秩序;管得好,培养的是健康的公民心态和行业形态。
    网络是一个舞台,善恶美丑轮番上演,网络又是一个课堂,学生先生你评我论。网络谣言产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遗忘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净化恶意诽谤、造谣抹黑等网络“暴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关键在提升网民、网站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网友“主动一点”在留言中写道。
    网络谣言怎样遏制?网友“边城布衣”呼吁,治理网络谣言须用“重典”。这位网友在帖文里写道,在惩防并举上狠下功夫,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编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切实维护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还网络一片“净土”。一方面,要加强国民诚信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切实提高民众的思想觉悟和自律意识,让大家充分认识到维护好网络的公信度就是维护我们公共的利益,就如“公共财产”“公共设施”一样,爱护和保护网络,让网络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互联网相关管理的配套制度,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强化技术手段,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地把网络谣言扼杀在“摇篮”里,保证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网友“流年碎影”在帖文里写道,在对待网络造谣、诽谤、炒作等“邪火”问题上,需要公众和有关部门共同作用。公众自觉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加强甄别真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