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365最新网址  >> 专题专栏 >> 两会专题 >> 提案议案 > 正文内容

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重点建议办理情况(三)

关于加大“一棚两用”推广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县政府始终把蚕桑产业作为我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重要产业来抓。

        一是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一棚两用”是立足于我县实际、有效利用蚕桑资源、延长蚕桑产业链、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增加群众收入的新模式,是否切实可行,需要在实践中研究探索。县科技局从2012年9月开始,选择在次营镇赛村、陶河村、芹池镇川河村和寺头乡寺头村,采取不同的模式开展试点,参与试点的四个村利用20栋大棚,栽培香菇、平菇6万余袋,实现收入40多万元。实践证明,只要对蚕桑大棚进行适当的改造,技术指导落实到位,利用蚕桑大棚栽培食用菌是可行的。

        二是出台扶持补助政策。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决定》,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蚕桑生产各个环节的补助,其中新建养蚕大棚,县政府免费提供拱形骨架并安装,2013年共投入364万元对600余户蚕农进行“一棚两用”大棚建设的补助;寺头、次营、芹池等蚕桑发展重点乡镇也各自出台了扶持政策,对新建大棚棚顶材料及两边山墙予以补助。在扶持食用菌发展,县政府出台了扶持办法,2013年,全县用于支持食用菌发展的科技资金达200余万元,其中“一棚两用”项目扶持资金20万元。

        三是完善基层技术队伍建设。县蚕桑服务中心抽调5名高中级技术人员,对乡、村蚕桑管理员、养蚕大户、合作社代表等不间断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小蚕共育、大棚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自动上蔟、蚕病防治等内容,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实践操作,为全县18个乡(镇)370多个养蚕村定向培养蚕桑专业技术人才420名。

        四是持续开展技术下乡活动。县蚕桑服务中心先后组织3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18支科技小分队,深入乡村,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00余场,培训7万余人。县科技局和食用菌开发中心不断创新“一棚两用”大棚食用菌生产技术,通过“阳光工程”等农技培训平台,持续开展食用菌技术培训,共组织开展规模化食用菌培训10场,培训菇农1000余人次。先后在芹池镇川河村召开了“一棚两用”推广观摩会,在次营镇赛村村召开了“一棚两用”推广工作现场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全县“一棚两用”养蚕大棚数量达到2101栋。其中30栋大棚的村15个,20栋大棚的村11个;年养蚕20张以上的大户280户,10张以上的大户达到1200多户;利用养蚕大棚示范性生产食用菌100栋25万袋,产量达到50万斤。2014年,县政府实施了百户“一棚两用”示范工程,已在寺头、次营、芹池等10个乡镇确定了100户蚕农为科技示范户,并明确了包户责任人和技术员,深入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力争今年培树100户桑园在5亩以上、利用1栋大棚、年养蚕10张以上、养菇1万棒、年收入6万元的蚕菌复合经营规模示范户,以此带动蚕桑产业向规模养殖大户集中,发挥集群效应,真正将蚕桑产业打造成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

        来源:关于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责编:郭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