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365最新网址  >> 专题专栏 >> 党代会专题 >> 图说党代会 > 正文内容

窦三马在中国共产党阳城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奋力建设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的幸福美好新阳城

 

——在中国共产党阳城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201682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阳城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阳城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在我县全面开启“十三五”发展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审议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和县纪委班子,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清形势,振奋精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奋力建设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的幸福美好新阳城!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县十二届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县发展史上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们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考验中破浪前进的五年。

这五年,我们坚持负重奋进、砥砺前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9.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2.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2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77元,与“十一五”末相比,年均分别增长6.5%5.4%10.3%11%12.6%,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园林城市创建、古堡民居保护利用等十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这五年,我们坚持转型升级、多元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坚持煤与非煤并举、“一产突出抓蚕桑、二产突出抓陶瓷、三产突出抓旅游”等转型思路,加快构筑新型、多元、稳固的产业体系。煤炭产业持续强化企业现场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稳住了全县经济的基本面。蚕桑产业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新技术,积极推行鲜茧议价收购机制和优质方格簇化蛹茧直补政策,促进80%的行政村、2.53万农户、67万农民稳定增收。陶瓷产业着力在“扩规模、拓领域、提档次、抓配套”上下功夫,“要素集聚化、产业集群化、产品多样化、生产链条化”的格局正在形成,实现1.5万人就近就地稳定就业。旅游产业加快开发皇城、蟒河、析城山、天官王府等骨干景区,持续深化“全国古堡民居第一县”创建,全线贯通磨滩至董封旅游专线,打造叫响“悠然阳城”旅游品牌,带动相关就业2.5万人。与此同时,演礼工业园区中央大道、快速通道基本建成,大规模开发的条件业已具备。芦苇河生态经济走廊和安阳、北留工业园区得到巩固和发展,承载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这五年,我们坚持统筹发展、联动推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坚持以就地城镇化为方向,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联动推进以旅游为导向的田园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田园城市建设在巩固提升“两河六园”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规划发展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圃及大地景观,新建30公里景观廊道、20多处景点和3处田园小镇,田园经济带雏形初现。按照“复古城、改旧城、建新城”的思路,集中实施滨河东路延长线等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持续开展县城环境卫生、街巷景观和交通秩序整治,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以北留润城、东冶、蟒河和横河四大连片区建设为重点,集中推进样板村、试点村建设,发展体现“乡村风貌、农家特色”的农家乐1000多户,投资3800余万元在所有行政村实施以垃圾集中处理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本实现“垃圾不落地”全覆盖,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这五年,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以转型综改为引领,积极推动扩权强县和竞逐中原,稳妥推动町店镇改革试点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大力推进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发展驱动力进一步增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引项目、上项目、建项目,一批打基础、促转型、增后劲的新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展支撑力进一步增强。以民营经济为突破,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全力推动科技创新,探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民营经济茁壮成长,发展内生力进一步增强。以简政放权为目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四到位”,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发展保障力进一步增强。

这五年,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群众福祉日益增进。在全面完成新的“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改造升级芹张线等近220公里的城乡公路,实现县乡公交“全覆盖”;改善提高5.6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状况,启动实施年供水3200万立方、惠及11.9万人的引沁入阳工程;全面铺开惠及县城及周边7个乡镇、22万人的县城集中供热和城乡集中供热工程,累计完成供热面积340多万平米;大力推进“气化阳城”,县城及10个乡镇的6.4万户居民用上新型清洁能源;持续提升教学水平,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新建实验小学、南城幼儿园、特教中心开学招生,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新建人民医院建成投用,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面落实福利、救助、优抚、慈善政策,扎实推进2300套限价商品房建设和1640户农村危房改造,城乡居民保障体系更为完善;扶贫攻坚、文化惠民、依法治县、安全稳定、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这五年,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持续加强党章学习教育,强化了党员干部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廉为基”的用人导向,持续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创新实施“123党建+”行动计划,突出“抓两头、带中间”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水平,持续深化党员星级化管理和党代表工作室建设,统筹抓好机关、非公、“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从严落实“两个责任”,注重严明纪律规矩,坚持不懈狠刹“四风”,保持反腐高压态势,扎实推进巡视整改,有力地净化了政治生态。同时,人大、政协、统战、武装、工青妇等各项工作协调推进,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大好局面持续巩固。

各位代表、同志们,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五年来成绩的取得,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指引的结果,是省委、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阳城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所有为阳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阳城建设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存在经济结构不优、内生动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城乡发展不协调、干部作风能力不适应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节点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今天,阳城发展的“接力棒”已传递到我们手中,我们所置身的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和肩负的新使命,都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同步”的新趋向,牢牢把握中央、省、市作出的一系列新部署,深刻认识我县“90%的地域是农村、90%的人口是农民”的县情实际,深刻认识我县农业依然是“五化”同步“短腿”、农村依然是全面小康“短板”、农民增收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短项”的严峻现实,深刻认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深度推进的大背景下促进就业增收、富民强县的重大意义,破解发展难题,补足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走出一条新常态下符合阳城实际、具有阳城特色的发展新路。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战略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决胜全面小康为目标,以“就业增收、富民强县”为重点,以“田园城市、美丽乡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为抓手,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奋力建设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的幸福美好新阳城。

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公共财政预算稳步增长。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发展动力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就业持续增加,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条件明显改观,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社会文明达到新水平,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民主法治迈出新步伐。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后五年必须把握五项工作要求:

必须坚定不移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不走样。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我们拓展新境界、实现新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必须牢固树立、积极践行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新理念,切实将党的理念创新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工作举措,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

必须坚定不移聚焦决胜全面小康不偏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提前,不能延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来衡量,我县发展不均衡、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农民的小康实现程度还有很大差距。必须牢记服务“三农”这个基本职责,牢记“全面建成”这一目标要求,牢牢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牛鼻子”,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勇啃硬骨头、打好歼灭战,决胜“十三五”。

必须坚定不移保持发展战略定力不动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县围绕“就业增收、富民强县”启动实施的“田园城市、美丽乡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战略,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新要求,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符合省委、市委的有关部署,既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又是市委“一争三快两率先”的生动实践,更是阳城实现全面小康的可行方略。必须坚定不移抓下去、一张蓝图绘到底,沿着既定方向逆势而上、顺势而为、因势而动,不断在新一轮合作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努力赢得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成果。

必须坚定不移聚力厚植发展优势不停步。发展是硬道理。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来解决。面对经济下行、“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不发展不行,慢发展也不行,乱发展更不行。必须以开阔的眼界、开放的胸怀、创新的举措,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要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壮大民营经济,进一步激发发展源泉力量。要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用比较优势补足竞争劣势,用后发潜力提升竞争实力,进而在新一轮发展中踏出“阳城节拍”、跑出“阳城速度”。

必须坚定不移勇于谋事干事成事不懈怠。“干就要干实”,是我们阳城人与生俱来、最为可贵的品质。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重任,全县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切实在谋事、干事、成事上起带头、作表率。要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集中精力“谋正事”;要深入一线、走进矛盾,扎扎实实“办实事”;要雷厉风行、只争朝夕,争分夺秒“快干事”;要勇于任事、敢于担当,千方百计“攻难事”;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心协力“干成事”,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业绩。

各位代表、同志们,“十三五”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坚信,只要全县上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掌握主动权、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幸福美好新阳城”的梦想和追求就一定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三、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奋力建设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的幸福美好新阳城,必须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坚持走好“五条路径”,着力实现“五个突破”,不断书写阳城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走好“转型升级”之路,在壮大综合实力上实现新突破。坚持煤与非煤齐抓、规模与效益并重,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逐步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

一是以旅游产业为引领,进一步做大“三产”。突出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加快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商贸物流业为重点、各类业态共生繁荣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倾力打造“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巩固提升皇城、蟒河、天官王府,加快开发析城山,提升骨干景点的辐射带动能力。实施“五十百千万”旅游振兴计划,形成科普游、生态游、健康游、体验游、休闲游、文化游等一批精品线路。坚持“彰显特色性、体现差异性、完善功能性、强化基础性”,建立健全县城游客服务中心和乡镇旅游咨询点,全面提升旅游标准化建设水平。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按照“全域整合、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参与”总体思路,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民旅游”开发战略,努力把“悠然阳城、全域旅游”这一品牌打造成阳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新亮点。坚持“围绕旅游抓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把“种农田”变为“卖风光”、“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主攻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步伐。创新发展“旅游+”等新型业态,促进全县旅游由景点游向乡村游辐射、由区域游向全域游转变、由单一观光游向多元复合游拓展、由旅游产业向三次产业融合延伸,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就业、富裕群众的独特作用。积极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建设区域性陶瓷专业市场、小杂粮专业市场、八甲口物流园区,加快发展城西物流园区和城东电商园区,整合优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和放心粮油工程,加速推进商贸物流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同时,拓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大互联网与服务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建设全省服务业大县。

二是以新型工业为方向,进一步做强“二产”。坚持把工业新型化作为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传统产业新型化、优势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低碳化为方向,加快构建新型稳固的工业体系。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成片开发、有序推进,突出演礼工业园区发展,着力在基础设施配套、优势项目落地上下功夫、求突破,努力打造产业转型的承载地、技术创新的孵化地、产城融合的示范地和就业创业的集中地,同步推动安阳园区“创新引领、集群发展”,引导北留园区“引进项目、循环利用”,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优化提升陶瓷产业。按照“扩规模、拓领域、搞研发、提档次、抓配套”的思路,支持企业向新的领域进军,推进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建设全国一流的陶瓷研发中心,形成横向配套、纵向延伸、有机衔接、互促互动的新格局,努力把“阳城陶瓷”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地域品牌。努力做好煤炭文章。不断加强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突出抓好现场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加快打造无烟煤清洁能源基地。按照“有力有度有效”的要求,深入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以“气化阳城”为引领,发展煤层气产业,加快推进地面煤层气开采,推进瓦斯综合利用,力争在“煤转电”、“煤转化”上实现新突破。积极培育接替产业。大力发展网络经济,积极发展光伏、风电、生物医药、生物质发电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型产业,扶持做大新型建材产业和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接替产业。

三是以就业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做精“一产”。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有效途径,稳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特色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顺应人们“有了温饱更要环保、有了小康更要健康”的生活追求,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发展方向,持续发展食用菌、中药材、小杂粮等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继续把蚕桑作为安农稳农的重要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促进蚕桑产业链条拉长、效益增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认真落实农机化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推进科技兴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着力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持续加强标准化基地示范区建设,健全完善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核心,农业生产先进技术标准、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协调配套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冷藏、贮运、销售标准体系,力争打造一批区域知名品牌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培育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基地+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走好“统筹协调”之路,在建设“三宜”家园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就地城镇化为方向,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造福百姓和富裕群众为目的,持续实施“田园城市、美丽乡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一是精心打造田园城市。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以山为倚、以水为魂、以田为基、以林为韵、以路为脉”的整体理念,不断推进城市科学拓展和有机更新,着力构建城田相融的城市形态、山水相映的城市环境、产业相生的城市经济、人城相宜的城市生活,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田园之城。大力发展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打造大地景观,形成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效益的田园经济带、田园经济圈。按照“复古城、改旧城、建新城”的思路,分步启动古城复兴,加快实施“四馆一院”等重点工程建设和南部片区等重点片区改造,有序推动新城建设,不断增强县城人口、交通、环境等综合承载力。坚持建管并重,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培育城市文化,提高市民素养,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二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坚持“干净为基、特色为魂、增收为要、农民为主”,巩固提升磨董线和北留润城、蟒河、东冶、横河连片区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深入实施宜居示范、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完善提质四大工程,不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优化乡村面貌。坚持因地制宜,注重乡土风味,保留乡村风貌,体现农村特点,彰显本地特色,最大限度地留住乡村千百年来传承的自然景观、生产方式、邻里关系、民风民俗等“田园牧歌式”的“乡愁”。持续引深“全国古堡民居第一县”创建,扎实开展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色景观等宝贵资源,努力把延续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

三是加速促进产城融合。按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的要求,构建“一心两廊三园四区”高度融合的区域空间结构。紧扣“一心”定位。以凤城、西河、演礼、白桑等乡镇为主建设田园城市,打造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核心。围绕“两廊”布局。以磨董乡村旅游公路产业景观带沿线为重点,倾力打造乡村旅游“百里画廊”;遵循“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三化同步的思路,全力打造芦苇河生态经济走廊。加快“三园”建设。坚持“优势互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加快建设演礼园区、壮大北留园区、提升安阳园区步伐,进一步增强工业园区的承载力和带动力,努力实现园区与镇区、城区联动,产业与就业、创业融合。推动“四区”发展。立足各乡镇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比较优势,推动形成北留润城古堡民居开发先行区、芹池寺头町店清洁能源开发集中区、演礼固隆次营休闲农业示范区、横河河北驾岭董封东冶蟒河生态经济区等四大功能区,着力构建区域块状布局、合理分工、紧密协同的发展新格局。

四是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坚持适度超前、科学布局、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实施六大“圆梦”计划,不断提高城乡发展支撑能力和保障水平。实施古城“圆梦”计划。按照“文物为纲、文化为魂、修旧如旧、保护优先”的原则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分步实施、合理利用”的思路,大力实施濩泽古城保护和开发利用工程,留住城市历史记忆,延续城市文脉传承,成就阳城人民的“复兴古城梦”。实施道路“圆梦”计划。力促阳蟒高速、阳运高速和晋阳一级路上马建设,推进八甲口火车站完善客运功能,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县乡公路、旅游专线和“村村通”,形成外联内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就阳城人民的“畅通出行梦”。实施供水“圆梦”计划。全面完成引沁入阳工程,积极推进磨滩水电站建设,新建一批蓄水工程和引调水工程,加强重点水源地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农村集中供水提升工程,有效保障工农业用水和居民饮水需求,成就阳城人民的“安全用水梦”。实施供热“圆梦”计划。加快推进以阳电和晋煤热电为主热源的城乡集中供热工程,有序铺开“一城七镇”配套热源和管网建设,满足22万群众越冬供热需求,成就阳城人民的“温馨取暖梦”。实施供气“圆梦”计划。大力实施“气化阳城”战略,促进清洁能源向乡村延伸,成就阳城人民的“清洁能源梦”。实施信息“圆梦”计划。加快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骨干网络优化、城乡网络覆盖、农村宽带延伸,健全“互联网+”引领和宽带普遍服务机制,建设“数字阳城”、“智慧阳城”,成就阳城人民的“智能生活梦”。

——走好“改革创新”之路,在激发动力活力上实现新突破。紧紧围绕“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活力持续释放。

一是稳妥推进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盘活国有集体企业资产,健全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增强国有集体经济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田水利建设等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事项、类别、流程和时限,加快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税费制度改革,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统一市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强力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先期突破町店镇转型综合改革,不断优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协调推进各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

二是优化市场发展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交易平台,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市场,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换,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盘活民间资金,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加大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吸收和转化力度,提高科技贡献率。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培育“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民营经济服务体系,使民营经济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鼓励全社会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激发创新,建立创新基金,创新服务平台,健全服务和激励机制,全面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

三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抓手,系统把握,精准定向,突出专业化和实效性,大力推进企业招商、以商引商、亲情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与运城等周边市县交流合作,力争在黄河金三角试验区协同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市场竞争和发展分工,着力在“竞逐中原”过程中发出“阳城声音”。抢抓山西被纳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契机,深度对接长三角地区,推动劳务、服务、原料等资源要素“走出去”,努力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搭车上路”、“借船出海”。

    ——走好“共建共享”之路,在提升幸福指数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保障基本民生、聚焦热点民生、兜住底线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不断加大财政民生支出倾斜力度,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精准脱贫工程。全面落实“六个精准”部署要求,大力实施“五个一批”行动计划,切实找准脱贫攻坚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将扶贫工作落到“人头”上、找到“穷根”上、扶到“点子”上、帮到“心坎”上,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赢这场硬仗。实施收入提升工程。认真贯彻促就业、促增收各项措施,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建立收入多元化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宽城乡居民新的增收渠道。实施社保提标工程。全面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实施住房保障工程。完善符合县情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工程,继续落实好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和保教质量,加大高中教育投入,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实施健康阳城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推动重大疾病综合防控,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稳步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

二是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中国梦”宣传教育,强化舆论引导,净化网络生态,导扬社会风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持续引深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力弘扬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力量支持乡村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深度挖掘地方文化,鼓励支持文化创作,持续提升阳城文化软实力。

三是扎实推进生态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理念,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增绿”攻坚行动。持续实施“六大林业”、封山育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开采区生态修复,全面提升环城、环乡、环村“三环”绿化水平。大力推进“去污”攻坚行动。加强煤炭、陶瓷、化工等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污染防治和综合整治,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基础配套和项目建设,严防严控污染下乡。大力推进“治水”攻坚行动。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抓好沁河、芦苇河、获泽河等主要河流的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乡村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建设全省生态文明传承与创新引领区、示范区。

四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做到“三个坚决防止”。严守安全生产底线。从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健全预防治本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专项整治,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协调、保护机制,加大疑难信访案件化解力度,全面打造责任信访、阳光信访和法治信访,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坚决防止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全面加强综合治理。健全公共安全保障和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治安管控,严厉打击和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深化“平安阳城”建设,坚决防止重大社会安全隐患的积累和突发。

——走好“依法治县”之路,在创新社会治理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广泛调动各方力量,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一是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支持人大常委会依法加强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支持通过人大法定程序把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意愿。发挥县乡人大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矛盾的作用,使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监督“一府两院”、人事任免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和完善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民主渠道作用。持续扩大基层民主,加强“村改居”治理机制探索,健全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政务、企务、村务等办事公开制度,更好地保证广大人民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二是加快建设法治阳城。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努力创造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大力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深入开展法治乡村、法治单位等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干部群众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三是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的独特优势。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切实解决群团工作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坚持军地合力、军民同心,不断完善军地齐抓共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机制,持续提升“双拥”工作水平,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实现强军兴武和富民强县互促共进。

四、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

 办好阳城的事情,关键在党,核心在人。奋力建设幸福美好新阳城,是对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全新考验。必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用党建统领各项工作、将党建融入各项工作,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凝聚引领发展的精神动力。坚持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吸收理论之“氧”、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充分利用县乡党校、“阳城大讲堂”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开展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种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打牢“学”的基础,突出“做”的关键,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境界,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禁锢和陈旧观念,大力营造“说了定、定了干、干必行、行必优”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构筑促进发展的坚强堡垒。深入开展县乡村三级联创,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引深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深化拓展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大力实施“123党建+”行动计划,统筹抓好农村、社区、机关、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制度,用足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坚持“抓两头、带中间”,选树一批先进标杆党组织,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整体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水平。改进党员发展工作,深化党员星级管理,建立党员服务群众常态化工作体系。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政策,不断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

(三)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锻造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二十字”标准,真正把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不断优化干部结构,大力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常态化,科学选配各类型、各层次、各年龄段干部,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和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选用监督和责任追究办法,探索建立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强化“为官必为”意识,提高“为官会为”能力,追究“为官不为”责任,营造“为官愿为”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四)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弘扬服务发展的新风正气。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重要领域和关键节点,严防“四风”隐形变异,注重抓常抓细抓长,严查顶风违纪行为。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新风,从严治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真正推动工作落实见效。深入学习贯彻《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党规党纪,不断用党的制度校正思想之标、把好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标“六项纪律”,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健全长效机制,扎紧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五)强化反腐倡廉建设,营造保障发展的清正环境。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强化,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日益显现,压倒性态势加快形成。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有案必查、有贪必肃,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扎实开展巡察工作,探索健全巡察机制,不断拓展党内监督范围,实现巡察在本届任期内全覆盖。紧盯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切实规范乡村治理,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享受得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果。

各位代表、同志们,阳城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蓝图催人奋进,使命神圣光荣,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时不我待”的紧迫、“抓铁有痕”的胆魄,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聚精会神抓党建、理直气壮抓发展,着力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着力推进经济稳步向好,为建设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的幸福美好新阳城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