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旅游改革与创新发展理论与实践

文章来源:县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1日 点击数: 次 字体:

卞显红,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博士、 教授,杭州商大旅游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杭州碧海旅游规划设计有限 公司董事长,杭州云帆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研究方向 为旅游规划、历史文化名镇(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长江三角洲区 域旅游发展、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空间规划布局、城乡居民旅游消 费及影响等,在长江三角洲旅游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近几年来,已出版《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 展战略》、《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 空间结构形成机制》、《江南忆 最忆水乡古镇游——江南水乡古镇保 护与旅游开发》等专著 5 部,发表旅游管理与旅游规划类学术论文120 多篇。已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厅级研究项目:主持完成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 战略研究》(批准号:04CJY022);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长江三角洲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分析及出游力提升 战略研究》(编号:10YJA790005);主持完成国家“985”二期工程哲 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都市圈发展与管理研究 中心(RCMRC)资助项目:《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研 究》(编号:上交都市圈 07014);主持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影响研究》(编号:B10GL17);主持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江南水乡古 镇保护与旅游发展经验思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Y201017580)。 已主持《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温州市旅游休闲新 兴产业发展规划》、《温州市旅游十三五发展规划》、《六安市大别山仙 人冲画家村修建性规划》、《临海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玉环县 旅游目的地规划》、《六安市裕安区大别山湿地公园规划》、《浙江阆仙 谷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温州市时尚旅游发展规划》、《泰顺县 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泰顺县氡泉小镇概念性发展规划》、《泰 顺县氡泉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温州市永昌堡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工作报告》、《温州市南麂列岛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评估》、《泰顺县旅游景区与旅游目的地导游词规划设计》、《金华婺城新区郭 蓉休闲旅游区策划与概念性规划》、《浙江奉化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浙江绍兴南部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国五大名山雪窦山旅游 发展概念 规划 2013-2030 》、《温州泰顺县智 慧旅游发展方案 2013-2006》、《温州泰顺县畲风云谷自驾车旅游发展规划 2013-2030》、《磐安百杖潭景区提升策划(2013-2030)》、《安徽香泉生态旅游度假 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金华磐安大盘山温泉度假山庄规划设计》等 旅游规划设计、酒店规划设计项目 80 多项。

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旅游改革与创新发展理论与实践

——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卞显红  邓方平

要: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湖州是世 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湖州旅游业已成为湖州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在多 项国家级、省级旅游综合改革、旅游专项改革发展中,在乡村休闲度假发展、 乡村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旅游集聚化发展、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湖 泊休闲度假、主题公园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湖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旅 游经济发达,旅游产业地位高。本文构建了培育旅游业态大体系、提升旅游 服务大网络、实现旅游全民大共享、实现旅游市场大营销、构建旅游发展大 格局等五大旅游创新发展目标;提出了旅游点-轴发展战略、旅游产业融合发 展战略、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旅游全要素发展战略、旅游全域化发展战 略;并构建了推进大项目大平台建设、提升旅游新产品体系、加大旅游改革 创新发展、加大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构建五 大旅游发展体系等六大旅游创新发展路径。新丝路、新起点,湖州市在 内部积极实施旅游全域化发展,对外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发展 框架,实施旅游合作共赢发展,把湖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乡村旅游 休闲度假试验区、浙江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浙江省乡村旅游综合改革发 展实验县等旅游综合改革、创新发展的经验作为湖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弘扬 光大,开创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起源地旅游发展新征程。

关键词:旅游改革发展;旅游创新发展;战略与路径;一带一路;浙江 省湖州市

1卞显红(1974-  ),男,汉族,安徽寿县人,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 导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与规划、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城乡居民旅游消费等方面研究。

邓方平(1992-   ),男,汉族,浙江杭州人,杭州商大旅游规划设计院、杭州碧海旅游规划设计有限 公司旅游规划设计师。

一、引言

湖州市是古丝绸之路主要丝绸货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国际商贸旅游 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春秋战国至南北朝,湖州丝绸就已出口十多个 国家。至唐朝,湖州丝绸进入鼎盛,被列为朝廷贡品。唐朝丝绸之路的真正 起点在湖州,现如今湖州还保留着骆驼桥等地名,在吴兴区钱漾遗址中出 土的残绢片和丝、麻织品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丝、麻织品。清咸丰元 (1851)1851 年,英国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万国工业博览会,浙江省 湖州市南浔辑里村的荣记湖丝获得金银大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 大奖的民族工业品牌。

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湖州是世界丝绸文 化发祥地之一。湖州丝绸不仅早已冠绝海内,而且经丝绸之路获得 丝衣天下的美誉。浙江湖州是六大中国绸都之一,长久以来,纺织服 装产业一直是湖州的一个重要产业。湖州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 点,相关论证也表明湖州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湖州纺织业一直保持着湖州 市第一大产业的地位。浙江湖州是我国重要旅游城市之一。湖州旅游业也成 为湖州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多项国家级、省级旅游综合改革、旅游专项改 革发展中,湖州市旅游业在旅游创新发展经验,在旅游发展新战略、新路径 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湖州市旅游业发展中,市辖三县长兴、安吉、德清乡 村旅游业取得显著成绩。湖州市在乡村休闲度假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集聚化发展、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湖泊休闲度假、主题公 园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古丝路、新旅游2014 年浙江省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后,湖州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市本级旅游发展八条意见》、《湖州市旅游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深 化全市旅游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同时签订《浙江 省旅游局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旅游产业发展局市紧密合作备忘录》等三大战 略性框架协议,并提出 2017 年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千亿产业,接待游客总量超 7000 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 3500 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 重、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均达 7% 以上的目标,多举措切实推进旅 游业统筹发展。不仅安吉成为国家乡村旅游度假试验区,德清的洋家乐成为 我国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标杆性案例,而且湖州市乡村旅游不断创新逐步向纵 深发展。浙江省目前有 56 个县及县级市。 20142015 年,旅游接待总量超 100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 100 亿元的县(市)有 17 个,其中湖州市辖县: 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均在其列(表 1)。湖州市辖三县旅游经济发展实力 在浙江县市中地位显著。湖州市作为地级市,整体上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 区创建单位,在全域旅游发展中旅游发展水进一步得到显著提升。德清、长 兴、安吉三县均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不仅湖州作为中国六大丝绸之都、茶叶(尤其是安吉白茶)主产地 之一而在古丝绸之路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湖州文化旅游发展及特色乡村休 闲度假旅游发展,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湖州拥 有丰富的丝绸文化、茶叶文化、文房四宝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代表中国特色 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在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等方面具有国 际知名度。湖州旅游业在一带一路重要货源地旅游目的地中充分发挥自 身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区位优势、旅游客源地优势,与其他货源地旅游功能 差异化、旅游-化、旅游合作化发展,在现代一带一路旅游共享 发展体系构建中发挥在古丝绸之路中同样的作用,充分实现区域旅游发展共 享、互联、互通,打造一带一路旅游发展新格局。

3 年,我国、浙江省相继发布旅游改革与创新发展的相关意见、建议、 政策,主要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 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 作的通知》、《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自 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 业的指导意见》、《浙江省旅游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 万亿产业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17)》。这些 意见、建议、政策对促进湖州旅游改革与创新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 发布,对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经济发展与合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关于湖 州旅游研究相关文献,由于缺乏有力度的研究成果,本文未对湖州旅游研究 相关成果进行文献综述。

二、湖州市旅游发展分析

(一)湖州旅游资源分析

根据 2003-2004 年湖州旅游资源普查资料,湖州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546 个。其中,五级(特品级)旅游资源单体 19 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 48个,三级旅游资源单体 199 个。集中分布在南太湖旅游资源富集带、苕溪旅 游资源富集带、运河旅游资源富集带等三个旅游资源富集带,以及湖州历史 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富集区、南太湖旅游资源富集区、湖州南郊旅游资源富集 区、南浔古镇旅游资源富集区、新市含旅游资源富集区、莫干旅游资源 富集区、下渚湖旅游资源富集区、大竹海天荒坪旅游资源富集区、龙王旅游资源富集区、长兴古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和顾渚旅游资源富集区等十 一个旅游资源富集区。

截至 2016 12 31 日,湖州市拥有 1 处世界遗产地(京杭大运河湖州 段)、1 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 处国家级旅游度假 区、1 处国家 AAAA 级旅游度假区、2 处国家湿地公园、4 座国家与浙江省级 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市县、2 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 处中国传统 村落、9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旅游 资源类型如表 2

(二)湖州旅游经济分析

1.旅游发展水平增速强劲(表 3

1995-2015 21 年间湖州旅游总收从 4.45 亿元增长到 700.03 亿元,年 均增长 28.78%2007 年首次突破 100 亿元,达 102 亿元;2007-2015 年,年 均增速 27.22%

湖州市旅游产业地位显著提升,1995 年,旅游总收入占当年 GDP 比重为 2.06%,当时旅游经济极其落后;2002 年,旅游总收入占当年 GDP 比重首次 突破 10%,达到 11.31%,主要得益于湖州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及安吉竹博园等主题公园开园、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发展等;2015 年旅游收入占当年 GDP 重首次突破 30%,达到 33.59%,旅游产业成为湖州战略性支柱产业,并成为 中国地级市旅游全域化发展的典范城市之一。

2.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高

据表 4 分析:湖州市德清、长兴、安吉三县旅游经济发展实力较强,三 县旅游总收入占湖州市比重为 42.5%。湖州市辖三县主要依托特色乡村休闲 度假旅游发展旅游经济,三县乡村旅游发展水平高。

湖州德清、长兴、安吉三县旅游经济在浙江 56 个区县及县级市中地位较 为靠前,旅游收入均突破百亿大关。

三、构建旅游创新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构建五大旅游创新发展目标

1.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 做大做强湖州太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进一步推动拥有 2.5 万间客房、六家大型主题公园聚集的长兴图影大型旅游产业集群区域的建设。全力推动景 区竞争性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在长兴、德清、安吉实施乡村旅游全域 化、乡村度假全域化、乡村景观全域化发展模式。打造一批旅游重点板块、 旅游特色板块,建设一批旅游重点项目与重大平台。继续实施浙江省级乡村 旅游专项改革、国家乡村旅游度假试验区、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发展举措, 构建湖州乡村旅游发展大格局。做大做强湖州太湖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提升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品质,打造全域休闲度假旅游新模式, 构建一体化旅游休闲度假新空间与大格局。

2.培育旅游业态大体系 继续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进一步培育旅游新兴业态。产业体系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均衡,三大市场更加协调,休闲度假功能明显增强, 以互联网为重点的创新驱动对提升旅游业质量效益的贡献率明显提高。逐步 构建产业结构合理、旅游新业态丰富、旅游产业全域化发展的新型旅游产业 结构体系,促进湖州市旅游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3.提升旅游服务大网络 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密、优化旅游巴士、公交班线等方式打造快速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完善城市旅游咨 询中心和集散网络,健全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继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推进 智慧旅游建设,实现湖州市 4A 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 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 全覆盖。有效提升国内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国内旅游购物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4.实现旅游市场大营销 建立适合乡村旅游全域化的市场营销新机制,形成湖州旅游市场大营销格局。强化主题营销。按照全市一盘棋,各县一主题的要求,全方位推 广湖州清丽湖州旅游主题形象。推进智慧营销。运用手机互联网平台, 加强微信、app 等新媒体和自媒体营销,建立线上线下交互的营销服务体系。 形成合力营销。整合现有宣传媒体和推广载体各方资源,建立互补有效的合 力宣传营销机制,形成主流媒体、户外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联手互动, 通过旅游+,创新营销手段,深度策划,联动营销,整合全市优质旅游资源, 重点打好不同层级的目标客源市场促销战,以点带面,实现旅游市场营销网 络全域化。

5.实现旅游全民大共享

目前湖州市旅游总收入占 GDP 的比重超过 30%,市辖县接近 40%。旅游 全域化发展为把湖州市打造为旅游环境更美、公共服务更充分、市场秩序更 规范、文明旅游氛围更浓郁,带薪休假制度全面落实的旅游目的地奠定了良 好基础,使旅游产业发展成果为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目的地居民全 民共享。旅游业的综合经济带动能力更强,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比重超过 12.5%;旅游业的社会功能更加强大,对就业富民的作用更大,扶 贫作用更加明显。实现城乡互动,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对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另行收费 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鼓励利用公共 资源建设的景区低价或者免费开放。积极探索湖州人免费游湖州旅游景区及 湖州市旅游景区年联卡实施机制,促进湖州行政区划内旅游流充分流动及全 域旅游深度发展。

(二)实施五大旅游创新发展战略

1.旅游点-轴发展战略

1)重点打造三条旅游带

——南太湖风情旅游带 湖州南太湖拥有湖州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长兴图影省级旅游度假区。

经过近十年发展,湖州南太湖旅游带日益成熟,并逐渐演变为具有国际知名 度的湖泊休闲旅游度假区,并依托拥有 2.5 万间客房、六家大型主题公园集 聚的图影旅游度假区而成为国内外大型湖泊旅游度假胜地。该带以湖笔文化、 湖渔文化、茶文化、水利文化、体育文化、园林文化、丝绸文化等为依托, 以健身度假旅游为重点开发方向,以小梅——南太湖旅游度假区、长兴- 图影旅游度假区、香——浙北大门、新塘——太湖渔港、织里——太湖溇 港圩田、漾西——苏浙桥头堡为节点,建设一系列功能完善的休闲度假设施 和个性鲜明的地标性景观。自西向东打造路堤水浒、湖汇观、田园生态等 风格各异的滨湖景观长廊。注重景观道路系统与高速公路及南侧城镇的联系, 避免大量过境交通进入。开辟太湖水上休闲旅游,实现与苏州、无锡等周边 旅游城市的全方位整合。其中长兴太湖旅游带主要包括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 太湖新城以及夹浦镇和洪桥两镇。其发展定位主要为:按照建设大景区、 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打造大品牌的总体要求,形成生态支撑旅游, 文化提升旅游,产业服务旅游的全新发展思路,坚持高端精品、绿色生态 和渔耕特色的发展定位,突出高端度假,构建以滨湖景观大道为轴线,太湖 图影旅游度假区、太湖新城及太湖渔耕风情为核心的太湖风情旅游带,致力 打造成为融汇风景·风情·风尚,涵盖旅游、休闲、体验、度假、养生、 娱乐、创意以及特色农业,以休闲度假为核心的太湖深度体验型旅游度假区。

——浙北自然生态旅游带 该带目前依托长兴、安吉、德清等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逐渐成为

国内外知名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其中安吉作为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 验基地、德清以裸心谷洋家乐为代表而兴起的中高端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 地、长兴以一批乡村主题公园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日益成为国内乡 村旅游发展的高地。该带以竹乡、名、湿地、古生态、黄浦江源为主打品牌,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完善内部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各旅游区(点) 之间的交通线,尤其是三古联线、天荒坪-龙王联线。有序推动、规 范管理竹乡、茶乡、渔乡、果乡等乡村旅游。培育产业休闲旅游,积极发展 水利、农业、林业、商贸等相关行业的大旅游产品。

——运河水乡民俗旅游带 湖州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风景优美,河道纵横,古镇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高。该带主要深度挖掘和保护运河 文化,建设文化遗产长廊。突出世界第一丝镇南浔、笔都善琏、桥乡双 林、鱼都菱湖、蚕乡新市的旅游形象。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加强区域间旅 游合作。为适应长三角人口老年化迅猛发展的需要,建立面向沪、苏、浙老 年人群的休闲生活社区。有序发展依托渔乡、蚕乡的乡村旅游。

2)重点打造十大旅游区

①太湖旅游度假区:目前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主要依托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湖泊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打造集休 闲度假、运动休闲、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田园综合体、影视旅游、主题公 园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胜地。②南浔古镇旅游区:目前为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级旅游度假区。主要依托南浔古 镇打造古镇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创意、商务旅游等为一体的南浔古镇 旅游圈。③湖州历史文化名城区:目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优秀 旅游城市。重点打造为浙北最大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城市和长三角独具魅力 的文化旅游名城。④南郊风景名胜区:重点培育为湖州都市近郊最具魅力, 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旅游休憩地;省级风景名胜区、环太湖重要 的宗教文化旅游胜地、国家级森林公园。⑤下渚湖湿地风景区:目前为国家 湿地公园。重点打造为以湿地观光、生态认知、科普教育、文化修学、水乡 风情体验、艺术采风、水上游乐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深 生态旅游示范区。⑥莫干风景名胜区:目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是中国高点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起源地、中国十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具有发展地运动、乡村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的优势条件。⑦ 天荒坪风景旅游区:目前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重点培育为国家级乡村旅 游示范区(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点)、国家级生态影视基地、中国 研学旅游目的地、国家 AAAA 级旅游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风 景名胜区。⑧龙王黄浦江源旅游区:重点培育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⑨长兴古生态旅游区:以文为脉,彰显历史文化特色,立 足长兴,恢弘布局,以红色文化、古生态文化、太湖石文化以及长兴特色的 乡村旅游资源为核心,整合合溪水库及其上游白岘、小浦、槐坎、煤等乡 镇,着力实现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形成品牌和产品,从文化引领到 产业融合,坚持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路,打造集体验旅游、优美红村、文 化创意、远古文化探索、太湖石博览以及特色乡土民俗体验于一体的长兴历 史文化旅游区、中华古生态文化体验式核心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示范 基地。⑩顾渚茶文化旅游区:重点培育为中国茶文化的圣地,中国名茶的 故里,茶文化特色小镇。

2.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湖州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所诞生的旅游休闲新兴产业是融合性非常强的产业,是旅游休闲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观光农业、运动 休闲产业、商业、自驾车产业等相关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的交叉性、综合性 产业,依托江、河、湖等自然岸线、水上资源及各类特色旅游村、历史文化 街区(镇、村)等旅游发展新兴区域所构建的非景区类旅游休闲新兴产业。 这种产业组织形式不仅延展了相关产业价值链,也极大拓展了旅游产业无极 限发展及旅游产业融合式发展的空间,丰富了湖州市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 聚集体,对湖州市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分为旅游产业的内部融合发展战略与旅游产业 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战略,并有四种路径(图 1)。湖州市旅游发展大平台、 大项目、新型产品体系构建等都需要大力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打造 综合性国际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3.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湖州市旅游开发建设中,竞争力获取的重要路径是旅游产业集群战略。

旅游产业集群能在短期内通过旅游产业要素集聚、集群发展,获得网络效应、 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并取得其他旅游产业组织形式不能获得竞争优势(图 2)。实施湖州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设计若干旅游产业集群:湖州 太湖旅游产业集群、德清莫干山山地与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长兴特色乡村休 闲度假旅游产业集群、安吉乡村主题乐园旅游产业集群、湖州南浔文化创意 与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集群、湖州古城旅游商贸产业集群等旅游产业集群区域, 打造现代服务业(旅游服务)产业集聚区。

4.旅游全要素发展战略 摆脱传统旅游消费和体验项目单一而重复的模式,使旅游体验向全要素扩展,实现旅游的生活化、旅游的创意化、旅游的艺术化渗透。湖州市旅游 全要素发展战略重在旅游发展突破旅游无边界发展理念,实现旅游要素全面 贯通融汇。湖州市旅游全要素发展战略。

5.旅游全域化发展战略 湖州市为第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市辖三县德清、长兴、安吉均为浙江省第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市、县)。湖州市及市辖三县旅游 产业通过九大转变和五大建设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图 4、表 5)。湖 州市及市辖三县旅游目的地全域化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湖州市及市辖 三县行政区域范围内都是风景旅游的目的地;二是指湖州市及市辖三县行政 区域范围内的各行业各设施各单位都可以有选择地对游客开放,成为自然或 人文的风景地。这就要求实施景城一体化发展、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旅游 基础设施与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及 旅游全要素发展。

四、实施六大旅游创新发展路径

(一)推进大项目大平台建设

以旅游项目千亿投资工程为载体,建设大项目,搭建大平台,打造大板 块,培育大企业,推动湖州市旅游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切实增强湖州 市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实施旅游项目投资千亿工程 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吸引浙(湖)商等各类资本投资旅游大项目建设,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后劲。加强项目动态管理,强化项目滚动实 施,力争每年谋划储备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营业一批。 举办专题推介会、招商洽谈会、银企对接会,搭建资本与项目对接的桥梁, 引进世界知名旅游企业、央企、民企投资湖州旅游。2013 年浙商回归重大 项目中有 3 个旅游项目列入,其中湖州有 2 个:湖州海洋城休闲旅游项目、 安吉天使乐园休闲度假园区项目。2016 年全市共有在建旅游项目 94 个,其 中省扩大有效投资“411”重大项目 13 个,省服务业重大项目 10 个,省重点建设项目 28 个,市重点建设项目 36 个,市服务业双百计划项目 31 个,市领导联系项目 19 个。94 个在建旅游项目总投资 989.51 亿元。截至 2016 年底,吴兴西塞前度假村、湖州影视城、南太湖旅游公共服务(集散)中 心、红木房精品主题酒店、德清 Discovery(探索)极限基地、郡安里君澜 度假区、长兴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上泗安隐居乡宿酒店、安吉县阿丽拉度 假酒店等一批大好高旅游项目和精品特色旅游项目竣工运营。吴兴原乡 假日小镇、美妆文化园、长田漾湿地景区、德清竹隐舍得度假村、太湖龙之 梦等项目按期开工。一批单体投资达十亿级、五十亿级和百亿级的旅游重点 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需要不断优化湖州市旅游项目投资结构,提高休闲度 假类和旅游新业态类项目的投资比重,重点建设类型优、业态新、特色明、 带动强、效益好的大项目,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增强湖州市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构筑旅游产业集群三大平台 把特色小镇、旅游度假区、高等级景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平台和新一轮项目投资的主阵地,推动政策、要素、项目、人才的优势集聚。以创建 A 景区为抓手,加快推进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培育,重点支持旅游产业类的特 色小镇创建,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努力把特色小镇 打造成为湖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全面落实省 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突出旅游要素集聚和 休闲度假产品打造两个重点,加快项目建设,实现度假区发展与目的地打造、 生态文化保护、城乡和谐发展、公共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努力把旅游度假 区打造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旅游经济强省的先行区和旅游休闲度 假产业的集聚区。大力推进旅游景区提质增效,通过内涵提升和外延拓展相 结合的途径,打造在国内外更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景区。重点推进旅游 度假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特色旅游小镇、重大旅游综合体 五大平台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长兴图影旅游度假区创 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莫干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南浔古镇旅游度假区成功创 建省级旅游度假区。

3.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合理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利用资产重组、股份合作、资源整合、品牌输出等形式做大做强;支持优势旅游企业向相关领 域横向扩展或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经营,打造跨界融合的旅游产 业集团和产业联盟。积极推进区(市、县)国有资源整合,鼓励发展混合所 有制经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打造一批引领旅游业转型 升级的旗舰型企业。大力支持民营旅游企业发展壮大,支持湖商回归发展旅 游业。实施龙头旅游企业培育工程,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和旅游集团投 资落户湖州,支持一批旅游企业通过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上 市或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帮扶一批旅游创意、旅游装备制造、旅游商品加工、旅游电商和旅游管理企业发展壮大。支持旅游企业探索通过 相关收费权、经营权抵(质)押等方式融资筹资。支持保险机构创新旅游保 险产品和服务。允许各类互联网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旅游市场。

湖州长兴图影旅游度假区拥有 2.5 间客房的酒店产业集群,建议通过产 权交易或相互融合模式,构建大型旅游饭店集团,通过现代化旅游企业模式 打造一体化旅游度假区。安吉主题公园数量较多,拥有安吉竹博园、Hello Kitty 主题乐园等主题公园,通过构建或引进大型主题乐园经营机构,打造 大型主题乐园集聚县。德清县乡村旅游,尤其是洋家乐乡村度假已成为中国 高端乡村休闲度假新模式,通过构建乡村旅游发展集团公司,打造大型乡村 旅游产业集团,通过品牌化、连锁化打造地域乡村旅游发展新高地。

(二)提升旅游新产品体系

1.打造旅游产业融合产品 加快推进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强化与农业、林业、工业、文化、渔业、商贸业等产业间融合发展的机制创新,发挥森林公园、乡村农庄、海洋牧场 在旅游业中的积极作用。探索旅游业与高端装备制造、新兴信息技术、节能 环保技术和历史经典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创新融合,鼓励发展文化演艺、民俗 活动、特色展览、房车营地、低空飞行等旅游产品。发展旅游户外用品、游 乐设施、游艇房车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 滑雪、潜水、探险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建设涉旅体育基地和运行休闲场所, 举办体育品牌赛事和民间体育活动,培育登、漂流、滑雪、森林徒步、 舟竞赛等新型体育旅游产品,积极培育省级运动休闲基地。发挥湖州市地域 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特色国际研学旅游营地建设, 建立适合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研学旅 行产品体系,积极打造国家级与省级研学旅行目的地。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开 发特色体验旅游,延伸产业链,打造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充分利用整容 整形、内外科、中医药等优质医疗资源,发展特色医疗、中医药疗养、美容保健、老年养生等康体养生旅游产品,推动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有条件的培育为浙江省级中医药养生养老示范基地。积极推动国家绿色旅游 示范基地、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等国家级旅游示 范基地建设。

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符合经济增长的规律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方向,但要促进旅游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则必须搭建有效的平台。一是政策 平台,湖州市旅游主管部门应协调相关部门出台支持、鼓励旅游产业与相关 产业融合的政策,加快制定一系列产业融合产品开发、推广和运营的相关标 准,指导和促进旅游产业融合规范发展、有序推进;二是服务平台,要鼓励 社会团体承担起产业融合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这一点可以参考农家乐协会在 推进湖州市各地农家乐发展中的服务作用;三是融资平台,可以在全市设立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基金,扶持产业融合的示范企业,举办旅游产业融合 项目推介会,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建议湖州市仿效杭州市做法,成立十大特 色潜力行业办公室,用于协调各潜力行业之间以及各行业与旅游之间的关系, 对于促进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协调、指导作 用。

2.积极开发旅游商品 建设湖州市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带动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商品开发,加强

旅游商品信息收集与推广,研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满足旅游消费需求、具 有市场潜力的旅游商品。重视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 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积极打造具有湖州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充分发挥湖 笔、湖州丝绸、湖州丝竹、安吉白茶等经典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加大对老字 号品牌的保护传播力度,促进旅游商品不断推陈出新,保持旺盛的市场生命 力。规范整治旅游商品市场,探索推出湖州市特色旅游商品名录。积极扶持 一批旅游商品生产基地、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区,完善特色商品 街区的金融、物流等服务功能。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大力培养旅游商品开 发设计和生产营销人才,进一步提高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开发能力和经营水平。增强旅游购物消费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和地位,构建一批湖州市 特色旅游购物场所。充分发挥自驾车旅游发展优势,大力构建湖州及各区市 县最美公路、最美太湖岸线、长兴十里古银杏风景道、德清莫干游步 道、湖州古运河最美风景道等。通过打造风景道、绿道、古道、美丽公路营 地系统,积极开发农土特产品等旅游商品,在自驾车营地系统及服务基地构 建连锁运营的乡土农土特产品等旅游商品销售基地,发展后备箱经济。

3.积极开发运动休闲与养生养老旅游产品

1)大力开发运动休闲旅游产品

运动 + 旅游模式成为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新宠。近年来,湖州市旅 游与体育产业加速融合发展,运动休闲旅游业作为旅游和体育产业生动结合 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先后创建安吉县天荒坪浙江 省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及湖州心因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湖州市清泉文 武学校等一批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湖州市各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地资源、湖泊资源,因地制宜加快运动休闲旅游资源整合,加大旅游元素投 入,不断完善各类运动休闲旅游基础设施。涌现了一批漂流、滑雪、骑行、 赛艇、滑翔伞、徒步登、海钓、绿道、沙滩运动等运动休闲旅游新业态, 发展态势迅猛。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中南百草原的 CSBMX 小轮 车、拓展、漂流;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安吉江南天池运动中心的滑 草、草地越野、射箭、CS 镭战、攀岩、拓展游戏、滑沙、滑雪等运动休闲 项目深受旅游者喜爱。湖州市川、湖泊景色优美,具有开发地与湖泊运 动休闲旅游的良好条件,积极创建一批浙江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运 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和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开发一批低空航空基地, 在主要旅游经济集聚区,如南浔古镇旅游度假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太 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德清莫干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际乡村休闲度假区)、 长兴图影旅游度假区、安吉主题公园集聚区等建设一批停机坪。德清、安吉、 长兴积极谋划四类通用机场建设,大力发展低空航空旅游产品。太湖积极构 建大型水上赛事,谋划国际水上运动赛事在湖州太湖举办。继续与环太湖旅游城市共同举办环太湖公路自行车、马拉松、汽车拉力赛等国内外重要运动 休闲赛事。

2)重点发展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产品 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是依托中医药生产、中医药人文及养生保健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休憩、养生、科考、科普、文化、娱乐的一种旅 游业态。2013 年,省旅游局与省卫生厅、省农业厅联合启动了浙江省中医 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示范基地具体分为中医药生态旅游 基地、中医药人文旅游基地、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基地三大类,其中中医药 生态旅游基地以中药资源种养基地、自然疗养景区等为主;中医药人文旅游 基地以中医药文化遗址、中医药名人故居、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医疗机构、 中医药企业等为主;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基地以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 的企业、康复机构、酒店、度假村等为主。湖州市生态环境优美,具有 合国最佳人居奖称号,湖州南浔和孚镇荻港村已成功创建为浙江省老年养 生旅游示范基地。安吉白茶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吉白茶主 要产于安吉县溪龙乡,其手工炒制技艺仅流传在溪龙乡黄杜、溪龙两村,包 括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安吉白 茶其鲜叶、干茶均叶白脉绿,颜色鲜活,茶叶汤色清澈、透亮,香气高而持 久,具有白、活、香、鲜、清的特色,具有开发茶文化养生旅游的优势 资源。湖州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结合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与湖 泊休闲度假旅游、养老养生旅游,共同开发高品质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产品。

4.培育世界级高品质旅游产品 重点发展湖州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把湖州太湖区域打造为世界级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该区块重点依托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太湖龙之梦 图影旅游度假区、湖州影视城等打造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旅游休闲度假旅 游目的地。依托长兴、安吉、德清三县乡村旅游发展改革的实验经验,重点 构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品,打造具有世界标杆意义的高 品质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5.发展生态旅游产品 坚持绿水青就是金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有效发挥安吉、长兴等国家生态县、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县等在生态旅游产业 发展的龙头作用。提升长兴、安吉、德清等乡村生态旅游、湖州太湖湖泊生 态旅游等生态旅游功能区产业集聚和辐射功能,开发生态度假、养生养老旅 游产品。依托绿道网络,完善接待设施,健全产品体系,建设自助旅游营地(驿站)和房车露营基地,有机串联特色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打造乡村生 态旅游与湖泊生态旅游目的地。湖州清水秀,秀美川是其最优质的旅游 资源,要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构建国家乡村生 态旅游示范区,大力构建乡村国家公园、乡村田园旅游综合体,打造具有世 界知名度的乡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6.发展乡村旅游产品 近几年,湖州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休闲旅游成为新趋势,德清洋家乐、安吉美丽乡村、长兴水口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点规 模不断扩大,采摘游、赏花游、乡村度假游等成为游客越来越欢迎的休闲项 目。以德清洋家乐为例,洋家乐现已形成老、中、青三代旅游企业, 第一代以三九坞为代表的洋人开办的农家乐,第二代以裸心谷为代 表的企业开办的度假村,第三代是由国内投资人开办的洋家乐。德清现 有各种洋家乐 40 余家,房间 600 余间,按平均房价 1000 元,出租率 60%,每年接待天数 80% 来计算,光房费收入每年就超过 1 亿元,再加上餐饮、娱乐、购物等其他消费,保守估计年营业额超过 10 亿元。围绕美丽乡村建 设,注重保护特色村落、古村古镇,建设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 景观旅游村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发展渔家风情、岳、滨河生 态、温泉养生、田园农耕、历史民俗等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湖州乡村旅游 产品,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社区。整合果蔬采摘、赶海拾贝、农(渔)事活动、 民俗节日等资源,搭建农民经营平台和市民参与平台,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 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突出农民作为参与主体与受益主体的地位,支持农民联户经营和公司化运营。引进社会资金和专业团队,开发乡村旅游大项目,培 育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德清莫干镇三九坞洋家乐,来自南非、法国、英 国、比利时、韩国等十多个国家的投资者带来的不同文化和理念的碰撞,提 供了新的乡村休闲度假新体验,1200 元的日均人消费,开发出中高端乡村 旅游度假市场。长兴芳草地乡村度假酒店是杭州开元集团重点打造的乡村休 闲度假新品牌。安吉为国家乡村休闲旅游度假试验区。湖州重点提升乡村休 闲度假酒店、乡村民宿的接待规模和服务水平,建设具有湖州特色乡村旅游 客栈集群、洋家乐旅游产业集群、主题乡村民宿集群、乡村休闲度假酒店集 群。大力开发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特色食品等乡村旅游商品,提高从事 旅游业的农(渔)民收入。

经过多年摸索和研究,湖州将乡村旅游的产品优势定位于度假,在乡村 旅游理念、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与滨湖度假构成两大产品系,共同 支撑全市生态湖州旅游大品牌。2014 年,举办了中国·湖州国际生态(乡村)旅游节,全力打响乡村旅游到湖州滨湖度假在湖州的旅 游品牌。

开展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 专业培训,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 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鼓励文化界、艺术界、科技界专业人员发挥专业优 势和行业影响力,在有条件的乡村进行创作创业。建设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 地,形成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就业乡村。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加大对长兴、德清、安吉等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指导、专业培训、宣 传推广力度,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出乡村旅游农 户贷等特色小微信贷产品,开发多种形式的质押产品,并根据信用等级确定 授信额度和利率优惠。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规划扶贫公益活动,对建档立卡贫 困村实施整村扶持。

7.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重点发展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其中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重点依托月亮湾喜来登国际度假酒店、湖州影视城等已建成 大型旅游项目,引进大型国际旅游度假品牌企业,通过实施旅游全域化、旅 游集聚化、旅游一体化战略,大力构建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休闲度假新高地。 太湖图影省级旅游度假区主要依托太湖龙之梦大型旅游区开发建设提升其 品质,并积极融入湖州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施旅游空间竞合发展战略, 并积极构建湖州第二处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太湖龙之梦大型旅游区是一 个集星级酒店群(约 25000 间)、太湖古镇、大马戏、动物世界、海洋王国、 欢乐世界、水公园、养殖种植产业科普园、飞禽及湿地公园于一体的大型旅 游度假区,其中星级酒店群主要包括:龙之梦钻石大酒店、汇峰酒店、轩峰 酒店、景峰酒店、瑞峰酒店等四五星酒店群;太湖古镇项目位于太湖龙之梦 乐园演艺中心区域,集非遗展示、购物、街艺表演等功能于一体,合计长度 7 公里的老街。   后期重点配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提升整个区块旅游可 达性。提升旅游可达性的重要措施包括兴建专项旅游公路、开通旅游轻轨等 来解决大量客流进出便捷性问题。完善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加强度假区管 理委员会与涉及乡镇(街道)的协调,促进旅游度假区与城镇联动发展;发 挥旅游行业协会作用,增强行业自律、利益协调、公共服务等功能。切实放 宽旅游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旅游业,投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开发 旅游服务设施,组建旅游服务机构。强化莫干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湖州太 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南浔国家 AAAAA 级旅游度假区、安吉与德清等特色乡村 旅游休闲度假区等品牌景区、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增强 服务功能,提升品牌景区形象,使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州特色乡村旅游 区成为中国湖泊休闲度假、乡村休闲度假知名品牌与旅游目的地。

8.发展特色时尚体验旅游产品 重点发展低空航空旅游,打造低空航空旅游线路,构建市域低空航空旅游交通体系,配置低空航空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湖州绿道体系及自驾 自助时尚体验旅游产品体系,打造走在全国前列的自驾自助旅游产品,构建 网络化、一体化陆路旅游交通体系。以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太湖之滨湖泊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莫干山山地运动休闲旅游产品为主要抓手,打造湖泊游艇 旅游产品、地滑雪滑草旅游产品。深度挖掘湖州特色旅游资源,进一步培 育德清洋家乐、安吉特色乡村休闲康体旅游产品、湖泊旅游产品、地庄园 旅游产品,打造具有湖州地域特色的时尚体验旅游产品体系。长兴近几年大 力构建时尚旅游主题公园(乐园)、特色小镇,在时尚体验旅游产品开发上 取得丰硕成果。近几年长兴建成或规划建设中的主题公园(乐园)主要有: 太湖方舟、湿地魔法公园、王子与公主乐园、普罗旺斯庄园、中国扬子 鳄村、大唐贡茶院、茶经文化公园、太湖健康城、药师文化园等。

9.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实施文旅融合,大力构建湖州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体系。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带一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素有丝绸之府称号。湖州是中国丝绸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孕育地、繁荣地。 湖州丝绸文化历史上演进主要过程:(1)钱漾遗址出土的 4 700 年前新石 器时代的绢片、丝带、丝线证明湖州是我国丝绸文化发源地之一,湖州先民 从那时起就开始从事种桑养蚕、缘丝、织绸,并成为一贯的生产传统;(2 三国吴时,永安(今德清、武康)一带生产的蚕丝就很有名,作为御丝 贡皇室;(3)东晋、南朝时,乌程东南三十里(今双林一带),出现了大面 积成丘桑林;(4)到了唐朝,湖州已成为蚕丝重要产区,花绸、吴续等丝织 品崭露头角;(5)两宋时,全国蚕桑、丝绸中心南移,湖州蚕丝业进一步发 展,出现了平原沃土、桑拓甚盛的盛况,蚕丝产量大增,成了全国蚕桑 丝绸生产中心,天下丝缕之供,皆在东南。;(6)南宋时,湖州府一年 要向朝廷交纳 8 万余匹绢;(7)至明朝,湖地已是公私仰给,唯蚕务是赖湖扩已半为桑田。湖州丝绸专业市镇在明代形成或繁荣的有 10 多个, 其中著名的有南浔镇、双林镇、菱湖镇、乌青镇和新市镇。湖州丝绸产业发 展的主要原因有:(1)湖州是丝绸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丝绸专业市镇崛 起的深厚历史背景和经济基础;(2)蚕桑生产的迅猛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急速 扩大,原来以集市为主体的市场体系远远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更高一级的市场网络,以疏通地区和城乡间的商品交流,它直接推动 了湖州蚕桑丝绸专业市镇在明中叶的勃兴和繁荣。

湖州拥有双林绫绢织造技艺、  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扫蚕花地、南 浔传统养蚕习俗、德清蚕桑生产习俗、新市蚕花庙会等丝绸制作、丝绸文化 等方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一带一路大的发展背景下,湖 州市通过大力发展丝绸等文化旅游商品及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成为中国新的 丝绸之路重点节点。湖州除了丝绸之外,湖州茶文化极其丰富,拥有紫笋茶 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等差文化方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文 化旅游发展依托资源丰富。湖州湖笔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重要一宝,湖笔在 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湖笔自古以来一直为文房四宝之首。选料精细, 制作精湛,具有尖、齐、圆、键四大特色,被书画家誉为笔颖之冠。素 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依托湖笔,大力构建文房四宝类的文化创意旅 游产品。湖州竹文化、茶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具有打造世界竹文化旅游 之都、茶文化旅游之都的优势旅游资源。以湖州竹文化为例,湖州拥有安吉 竹博园、中国大竹海、中国竹子博物馆、安吉竹乐、莫干竹海等高等级旅 游资源,具有开发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条件。

依托湖州丰富的文化底蕴,大力构建丝绸小镇、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 茶文化养生基地、茶文化旅游创意研学营地、湖笔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及文 化创意研学基地、影视基地、养生基地等,大力发展湖州文化创意旅游,打 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一带一路文化创意旅游目的地。以浙江省级特色小 丝绸小镇为主体,打造集集丝绸产业、历史人文、生态旅游为一体, 把湖州市丝绸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为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上的四大中心: 世界丝绸文化展示中心、国际丝绸时尚信息传播中心、东方丝绸交易中心、 长三角丝绸研发制造中心,把湖州市打造为东方丝绸之都

(三)加大旅游改革创新发展

湖州市为浙江省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市、浙江省级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市县。安吉县为浙江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 实验区。

1.旅游综合改革的意义 湖州市加快旅游综合改革的意义:(1)旅游综合改革是实现旅游业两大战略目标的根本要求。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旅游业就处于各行业改革开放 的前列。正是通过改革,中国旅游业得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湖 州市旅游产业近十年来,在综合改革及多项专项改革基础上取得丰硕成果, 乡村旅游、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综合旅游改革实 验成果为湖州旅游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经济取得长足进展。(2)旅 游综合改革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选择。湖州市通过旅游综合体,旅游业 发展富有成效,旅游事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一批国际知名度的旅游休闲度 假旅游目的地诞生。(3)旅游综合改革是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问 题的基本路径。国务院 41 号文件对改革的要求是,按照统筹协调、形成 合力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各地开展旅 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着部门小管理和旅游大市场的矛盾,这 种体制机制显然不能适应大旅游发展的要求。要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突破, 就需要通过地方党委政府统筹领导,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性改革来实现大 的统筹和协调。

2.湖州市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专项改革 湖州市为浙江省级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湖州市自 2012 年启动省级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建立起市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专项改 革领导小组,设立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心;市政府出台《湖州市关于推进乡村 旅游提升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实施《湖州市推进省级乡村旅游提升发展 专项改革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和《2013 年湖州市推进省 级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专项改革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乡村旅游与工业、农业、 服务业等融合发展,培育了乡村旅游消费新热点,涌现出安吉大溪村、长兴顾渚村、德清裸心谷等一批乡村旅游品质提升的样本,探索出一条乡村旅游 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路径。湖州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农 村社会更加文明,乡村产业互动发展,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并专项改革试点 引发了湖州乡村旅游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在省内外引起关注。市级层面成立了 湖州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专项改革领导小组、乡村旅游 事业发展中心;县级层面成立了农家乐发展综合协调小组(长兴)、乡村旅 游示范村培育和精品农家乐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安吉)、民宿发展协调领导 小组(德清);乡镇层面建立了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管理工作部、乡镇旅游办 公室、农家乐服务中心等管理机构;村级层面建立了村农家乐工作服务点、 农家乐联合社、农家乐合作社等组织。重点塑造乡村旅游度假品牌。

3.安吉县旅游综合改革 安吉县为浙江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安吉县自 2011 年以来,围绕县域景区化、产业融合化、旅游品牌化三大改革目标,着力于体制机制、政 策支撑、产业融合、项目推进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在体制和政策创新、乡村 旅游品质提升、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显著成效。(1)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发展动力。继 2011 年安吉县旅游发展委员会被调整 纳入政府组成部门序列后,2013 年又成立安吉县休闲旅游发展委员会 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9 名县领导任副主任,25 个涉旅部门任 成员单位,合力抓旅游、兴旅游的工作氛围更加浓厚。(2 继续推进旅游 集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以 52 平方公里灵峰区域为重点,全 力推进大景区和综合改革试点的核心区建设。区域内港中旅灵峰综合体、 浙商论坛等项目加快推进,高端集聚型旅游核心目的地初具雏形。2013 综合改革年,安吉县共有 15 个重大休闲旅游项目(超 10 亿元项目 5 个),总投资达 174.46 亿元,累计完成投资 31.08 亿元;(3)继续提升乡村旅游 品质,促进产业融合。积极推动农家乐由数量规模型质量做精、档 次做高、风格做特方向发展。较为典型的如湖州川乡,2010 年来累计 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资金突破 10 亿元,先后引入仙龙峡、七星谷、落伽、林清轩、老树林等一批休闲项目,并通过三大旅游集散中心和六个游客 服务点的建设将旅游服务与业态有机结合起来,2014 年浪漫川景区被评 定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首个获得批准的全乡域 4A 级旅游景区, 当年该乡共接待境内外游客 60 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亿元。

自浙江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来,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1)旅 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4 年,启动了全省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的旅游 集散中心建设,以及以 4A 级旅游景区和四星级酒店为重点的旅游公共免费 Wi-Fi 试点建设;(2)项目投资态势迅猛。继天使乐园落成,竹博园东扩、 帐篷客茶谷酒店、君澜度假酒店、万豪酒店等一批大项目建成运营,全县在 建亿元以上重大旅游休闲项目、乡村特色旅游度假项目、旅游公共服务项目 和重大前期类项目近 50 个;(3)旅游产品不断创新。挖掘杭长高速沿线消 费潜力,重点研究长三角客源市场旅游消费需求,针对需求创新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从水观光向江南天池滑雪、天使主题乐园、中国音画乡村- 安吉(龙)生态影视基地以及各种主题民俗拓展;(4)管理体制继续深化。2014 年,安吉县休闲旅游发展委员会又分设旅委党委与灵峰旅游度假区,并设安 吉县旅游质量监督所和天荒坪风景名胜管理处,切实发挥了综合协调功能, 将林业、重点乡镇领导纳入旅委,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四)加大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

近几年,湖州市旅游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建成体系。2014 年,湖州在 省内率先制定了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示范村、示范农庄、示范农家和新型 农家乐(示范洋家)5 项认定办法,起草了《湖州市乡村民宿管理办法(试 行)》,先后编制了《湖州市旅游公共服务产业体系专项规划》、《湖州市滨湖 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湖州市乡村旅游集聚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三 大专项规划,并启动了《湖州市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编 制,乡村旅游规范管理与标准体系日趋完善。重点塑造乡村旅游度假品牌。 经过多年摸索和研究,湖州将乡村旅游的产品优势定位于度假,在乡村旅游理念、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与滨湖度假构成两大产品系,共同支撑 全市生态湖州旅游大品牌。2014 年,举办了中国·湖州国际生态(乡 村)旅游节,全力打响乡村旅游到湖州”“滨湖度假在湖州的旅游品牌。

2014 年湖州市在省内率先出台了《湖州市乡村旅游示范农家认定办法》《湖州市乡村旅游示范农庄认定办法》《湖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认定办法》《湖州市乡村旅游集聚区认定办法》等一系列乡村旅游的认定标准,促进全 市乡村旅游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安吉县正在积极创建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 验区,并积极争取成为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和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以及 德清县的省级乡村旅游统计工作试点,力争在乡村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和规范 化、标准化管理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湖州市在国际湖泊休闲度假、国际乡村休闲度假、国际古镇休闲度假、 特色乡村旅游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文化创意旅游发展、 主题公园集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在旅游标准化发展体系构 建中,需要加强自身经验的总结,对外联合构建旅游标准化研究机构,开展 深入研究与标准化编制。

(五)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1.继续深化旅游厕所革命 湖州市旅游厕所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十三五期间,继续深化旅游厕所革命。按照国家、省旅游局总体部署,通过政策引导、部门联动、资金支 持、标准规范、监督考核等方式,坚持新建与改建结合,养护与提升并举 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步实施,继续深化湖州市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 游线路(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交通集散点(旅游集散中心、机场、 火车站、码头等)、旅游餐馆、旅游娱乐购物场所、休闲步行区等场所的旅 游厕建设。鼓励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提升旅游厕所品质,增加 旅游厕所数量。力争到 2020 年,湖州市旅游厕所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实现 旅游厕所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 600 座;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生态 旅游示范区,4A 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A 级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 A 级景区范围内分别有 80%以上、60%以上、40%以上 旅游厕所达到 AAA 标准。

2.加强旅游交通体系建设 编制《湖州市旅游交通专项规划》,加强以旅游全域化发展为主的旅游交通体系建设,拓展城市和乡村旅游休闲公共空间。谋划湖州市二类、三类 通用机场建设,并在安吉、德清、长兴等谋划四类通用机场及低空航空基地 建设。加快构建高铁、高速市内 1 小时交通圈,进一步提升市际联系便捷性, 并大力推进城际旅游互联互通。推动德清、安吉到杭州城际轨道交通交涉。 推动湖州市各地中心客运站发展成为当地的旅游集散中心,引导景区新建改 建规模适度、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优良的游客中心。加快完善湖州市 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点的旅游咨询和配套服务功能,加强旅游交通标识 系统建设。提高通往景区道路的建设标准,推动城市公交服务网络延伸到周 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重点建设旅游景区停车场、绿道、自驾车房车营 地、供水供电、信息网络、应急救援、安保消防、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 拟培育国家 5A4A 级旅游景区的通景公路分别按照一级、二级公路进行改 造提升。力争到 2020 年,改造提升 30 条以上旅游通景公路,新建改建 1 个旅游景区停车位。对于市辖县德清重点需要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充分发挥水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横向、纵向交通联动,打通德清至杭州、安徽、乌 镇等交通大动脉。利用现有道路,打造环莫干公路、环下渚湖公路两条环 线,同时利用周边路网串联附近旅游项目,进一步推动莫干、下渚湖板块 自身的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快建设德清县旅游公交网络体系,利用现有公交 线路、旅游集散中心等,在主要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集聚区实现旅游公交网 络化。结合微公交、通航机场等设施的建设,尝试提供多元化的旅游公共交 通服务。完善配套设施,积极打造德清县绿道系统等。

3.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湖州主出(入)口的旅游设施建设与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完善城市 旅游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外地人游湖州与本地人出游。努力发挥各地 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推进市县(市、区)两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建 立与健全覆盖湖州市主要景区、特色街区和重点旅游县(市、区)的旅游咨 询服务中心网络。在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出入口、一级公路杭州出入口 等处设立旅游标识系统,布置杭州旅游导览图等方便游客阅览。进一步完善 景区车辆换乘体系建设,增加到景区的旅游公交班车或专线车。大力扶持旅 行社发展旅游包机包列与大型自驾车团队业务的开展。加快长兴、安吉、德 清等地的生态型自驾游线路开辟和房车营地、自驾车营地、露营地体系建设。

4.加大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设力度的支持 采用产业政策、规划指导、土地供给、投资支持、信息发布等途径加强对旅游公共服务投资的引导,通过资助补贴、减免税收等方式引导私营机构 和非营利组织提供某些公共服务项目。要充分发挥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纽 带和行业自律作用,加强旅游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在原有旅游专业型分会 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增设一些新的专业型分会,如旅游 信息分会、旅游安全分会、旅游标准化分会等。湖州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 特征是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长兴、安吉、德清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迫切需 要构建全域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通过积极构建湖州乡村旅游公共服务 专业分会,大力构建湖州市乡村旅游全域化公共服务体系。

5.构建多方来源的筹资机制 政府不可能提供所有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资金,所以应鼓励私营机构和非盈利组织共同参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以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现阶段,旅 游公共服务建设的资金来源大致可以从以下渠道获得:(1)加大财政资金对 旅游公共服务的支持,争取将湖州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市委、市政 府常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议由湖州市旅游局牵头组织编撰《湖州市旅游公 共服务规划》,争取以省政府的名义批转,并由省政府牵头协调各部门分工 协作,共同建设浙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2)要开发多元化、规范的制度外资金来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那些可以通过收费进行排他的旅游公共 服务都可以由私人、企业或金融机构出资来提供,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税后 优惠和经济补贴;(3 设立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与发展资金,接受企事业单 位、居民捐赠,制定基金捐助办法,对于企业、个人捐助资金给予税收减免 等优惠政策,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加强监管,确保基金专款专用。

6.设立专门机构 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是湖州市建设现代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

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的重要环节,涉及诸多职能部门的公共资源统筹配置。为 更好统筹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协调部门关系,可以借鉴桂林市 做法,在市旅游委下设湖州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处,由该机构向社会、游客 和旅游企业提供旅游公益性服务,全面负责旅游公共服务的规划、指导、监 督、调控、管理等工作。具体而言该机构的职能可包括 : ①规划功能 ; 准入功能 ; ③监管功能 ; ④经济政策调控功能 ; ⑤发布旅游公共服务有 关信息 ; ⑥促进多样化和竞争,营造和规范旅游公共服务领域有序、平等 的竞争环境,建立旅游公共服务的竞争机制,按项目管理招标的方式进行运 ; ⑦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共同促进旅游公共服务的和谐发展。

(六)全面构建五大旅游发展体系

以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主 线,以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年为载体,打好十套组合拳,全面构建六大旅 游发展体系,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大发展,全面打造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城市。

1.全面构建旅游发展平台体系。 以规划为引领,加快建设旅游项目百大千亿工程,加快推动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旅游风情小镇(特色小镇)、重大 旅游综合体五大平台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 游度假区、长兴图影旅游度假区扩容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力创建 5A4A 级旅游景区,重点打造一批乡村旅游 A 级景区、旅游风情小镇和特色小镇,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2.全面构建旅游发展产业体系。 实施旅游+工程,加快推进旅游产业“211 发展工程,以乡村旅游滨湖度假引领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工业旅游、生态旅游、购物旅游 等十大重点产业,积极培育健康养生、温泉滑雪、自驾游等十大新兴产业, 快速推进全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培育示范基地,加快创建一批产业融合示范 基地,以乡村旅游、滨湖度假、旅游商品、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 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老年养生旅游、体育运动休闲旅游、月光旅游和水上 旅游十大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同时加快培育杭州后街、衣裳街-状元街-小西 街、渔人码头等一批休闲旅游街区和一批休闲茶馆、特色咖啡、个性酒吧。

3.全面构建乡村旅游发展体系。 围绕全省全域旅游三级创优工程,全面启动乡村旅游十百千万工程,加快示范建设,培育若干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市级旅游风情小镇,培 育若干慢生活乡村旅游休闲村,乡村民宿、特色农家乐和个性社会旅游 酒店。培育个性产品,实施乡村旅游产品培育的差异化,全面打响一批各具 特色又具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区域特色产品品牌和乡村旅游个性化产品品牌。 建好国际基地,以浙江乡村旅游研究院为主体,建好国际乡村旅游大会永久 会址。

4.全面构建旅游发展推广体系。 加大精准旅游营销力度,拓展国内、国际和入境三大旅游市场,培育品牌产品,加快培育并推广湖州 2000——菰城之旅湖州旅游 e 卡通为龙头的全市统一特色旅游产品;创新推广手段,以 2017 国际乡村旅游大 会等十大品牌节庆活动为引领,持续推进 140 余项湖州旅游月月红 列活动;精准统计分析,推进湖州市旅游统计改革,推广长兴旅游统计改革 试点经验,构建湖州市现代化旅游统计体系。

5.全面构建旅游发展监管体系。 全面深化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增强执法力量,激活执法机制,强化行业监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旅游服务监管和游客满意体系。加 大监管力度,加快建设并充分发挥好游综合执法队伍,重点开展旅游专项整 治和执法行动。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湖州市旅游公共服务(集散)中心建设, 全面建立游客满意度测评工程,加快实施六个一百旅游领军人才培 养计划,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旅游人才。

五、结论

新丝路、新起点,湖州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丝绸货源地之一, 在商贸旅游的悠久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湖州不仅作为古丝绸之中的重要货 源地,也是始点,在丝绸之路中地位独特。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 湖州市在自身加快旅游改革创新发展,重点谋划太湖国际旅游休闲度假产业、 乡村国际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丝绸国际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大型主题乐园休 闲旅游产业、地与湖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等现代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上,应 抓住一带一路中国发展大战略,积极融入沿线国际旅游合作发展浪潮中, 合作共享、合作共赢、合作共联,为湖州旅游改革创新发展谋求新战略、新 路径。

湖州市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历史文化悠久,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湖州市城区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浔古镇因丝绸产业而成为历史上富 甲一方的古镇,是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历史见证。目前,湖州丝绸产业仍 旧发达,并是我国丝绸制品的重要产地之一。湖州丝绸小镇作为浙江省首批 省级特色小镇,是中国以丝绸文化为主题的第一个特色小镇,是湖州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此外,湖州市旅游经济发达,县域旅游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旅游产业培育等方面需要积极谋 划大型桑蚕种植、养殖为主题的大型田园综合体、国家庄园;需要积极谋划 大型丝绸旅游系列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生产中心、VR/AR 展示销售中心,大 力发展丝绸旅游产业,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全要 素发展战略,构建丝绸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各产业融合丝绸文化元素,强化古丝绸之路起点与重要货源地旅游新品牌要素,打造系列丝绸旅游产品体 系,构建丝绸旅游产业链。湖州丝绸主要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在条件成熟时, 建议和一带一路丝绸主要货源地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共同申报世界文化 遗产。

湖州在打造国际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与目的地过程中,需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丝绸货源地、茶叶货源地,湖 州市在全面实施旅游全域化发展战略中,积极谋划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大型旅 游发展项目,构建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大型旅游发展平台,融入一带一 丝路新起点旅游发展品牌元素,构建家家桑蚕养殖大型试验区、大 型丝绸制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场所,为湖州市旅游国际化发展谋划 新路径。

湖州市旅游产业地位日益提升,旅游经济占 GDP 的比重超过 30%。不仅 在浙江省,在全国,湖州市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地级市之一,旅游产业地位 已达到前列水平,并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新丝路、新起点,湖州市在 内部积极实施旅游全域化发展,对外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发展 框架,实施旅游合作共赢发展,把湖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乡村旅游 休闲度假试验区、浙江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浙江省乡村旅游综合改革发 展实验县等旅游综合改革、创新发展的经验作为湖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弘扬 光大,开创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起源地旅游发展新征程。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旅游局.2010年浙江省旅游概览[Z]. http://www. tourzj.gov.cn, 2011. [2]浙江省旅游局.2011年浙江省旅游概览[Z]. http://www. tourzj.gov.cn,2012. [3]浙江省旅游局.浙江旅游业发展报告 2012[Z]. http://www. tourzj.gov.cn,2013. [4]浙江省旅游局.浙江旅游业发展报告 2013[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5]浙江省旅游局.浙江旅游业发展报告 2014[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 [6]湖州市旅游局. 湖州市旅游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全市旅游五大体系建设实施

方案》的通知[EB/OL]. http://hzlyzw.hz66.com/,2017.

[7] 德清县旅游委员会课题组. 补齐短板全力推进德清旅游迈进全域旅游 [EB/OL]. http://hzlyzw.hz66.com/,2017.

[8]    .   2016 [EB/OL]. http://hzlyzw.hz66.com/,2017.

[9] 浙江省旅游局 . 湖州市全面构建六大旅游发展体系 [EB/OL]. http://www. tourzj.gov.cn,2017.

[10] 陈友益.明清湖州丝绸专业市镇群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 [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 ,2003 (1):66-70.

[11] 孙占鳌.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上)[J]. 发展,2014 (4):39-42.

[12] 孙占鳌.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中)[J]. 发展,2014 (5):45-46.

[13] 孙占鳌.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下)[J]. 发展,2014 (6):25-26. [14]杨建新从古代丝绸之路的产生到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亚欧大陆共同发

展繁荣和复兴之路[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9(5):64-78. [15]刘战慧,刘昕昕. “一带一路" 战略下湖州蚕桑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浙江农业科

,2016,57(3):431-434.

[16]朱关.湖州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兼与浙江省其它城市的比 [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34(2):102-108.

[17]李月 . 湖州 乡村旅 游转 型升 级的路 径选 [J]. 湖州 师范 学院学 ,2012,34(5):42-45.

[18]李海平.江南乡村农家乐旅游发展的模式与启示——以浙江省湖州农家乐旅游为例[J].北方经济,2008(4):48-49.

[19]卞显红,王苏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 [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0]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 [21]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8.

[22]卞显红. 旅游产业集群空间演化、竞争优势获取与创新升级研究:以杭州国际旅游合 体为例[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3.

[23]卞显红.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1.

[24] 佚名 .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城市的实施意见

[EB/OL].http://ehzrb.hz66.com.

[25] 林炜铃,邹永广. “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空问格局与合作机制分析[J].东南亚 纵横,2016(4):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