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平稳运行 向好势头得到巩固
—-2017年我县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2017年,我县按照国家、省、市的决策部署,全县上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创新驱动,全县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大幅提高,质量效益明显改善。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一)综合实力增强,指标延续增长态势。初步核算,我县完成生产总值20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比市考核目标5.5%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亿元,下降2.5%,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7%,影响生产总值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8.2亿元,增长6.2%,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2.2%,拉动生产总值增长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2.8亿元,增长5.9%,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0.5%,拉动生产总值增长2.2个百分点。???????????
(二)种植业因灾减产,养殖业受市场影响较大。2017年我县粮食总产量140968吨,比上年的165937吨减少24969吨,减产幅度为15%。肉类总产量21948吨,比上年下降10.5%,其中猪肉下降13.9%,牛肉下降33.7%,羊肉增长1.5%,禽肉增长0.5%。
(三)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煤炭经济唱“主角”。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01.0亿元,同比增长6.5%,增幅较上年回升8.7个百分点,比市考核目标3.1%高3.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开低走,趋于平稳。
从增加值增速看,2月份起累计同比分别为28.1%、14.3%、7.6%、8.9%、8.6%、8.3%、8.3%、9.3%、8.1%、6.5%、6.5%,呈现出高开低走、逐渐趋于平稳的态势。工业生产前期高增长是因为同期基数较低,虽然各月增加值均高于上年同期(4月份除外),但受上年四季度释放优质产能、整体企稳回升的影响,9月份起增加值增速逐月下降。
2、煤炭产业作用显著。全年煤炭、电力两大支柱行业完成增加值9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3.9%,是工业经济恢复增长的主要“推手”。其中,煤炭行业完成增加值63.1亿元,比上年增加26.2亿元,同比增长10.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82.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
3、十一个行业增加值“七增四降”。 2017年10月份以后,全县因环保原因对散乱污企业、燃煤污染综合整治,对重点企业错峰生产,影响企业正常运营。全县先后有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整改,主要涉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三个行业,纺织业则因产品价格下滑导致产值下降。
4、主要产品产量增减各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种主要产品产量分别为:水泥50.1万吨,增长33.9%;纱4597吨,增长3.6%;发电量188.5亿千瓦时,增长2.0%;原煤1437.1万吨,增长1.6%;布906.0万米,增长1.6%;煤层气16174.3万立方米,增长0.1%。食醋9583吨,下降3.2%;洗煤566.1万吨,下降4.4%;氮肥18.4万吨,下降9.6%;瓷质砖1910.6万平方米,下降15.9%;铸铁管6615.0吨,下降20.7%;陶质砖666.6万平方米,下降39.6%。
5、企业效益大幅回升。一是主营业务收入保持高位增长。全年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9.2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5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二是利润总额增速低开高走。全年共实现利润总额20.9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20.1亿元,比同期增长近3倍,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6.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共实现利润总额2.3亿元,比上年12.9亿元减少10.6亿元,降幅为82.2%。其他行业利润总额为-1.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三是税金总额增量大,煤炭企业增幅显著。全年共实现税金总额19.7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实现税金总额17.9亿元,增长65.4%。
(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投资领域和投资产业分布不平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新口径)76.5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1亿元,同比下降6.1%;民间投资完成23.7亿元,同比下降16.3%;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3.1亿元,同比增长53.2%。从产业投向看,工业投资增速领涨,服务业投资缓慢回升,第一产业完成2.8亿元,同比下降7.4%;第二产业完成27.2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工业投资27亿元,同比增长19.4%;第三产业完成46.5亿元,同比增长0.7%。
(五)市场消费繁荣稳定,城镇消费仍是主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3亿元,同比增长7.5%。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40.3亿元,同比增长7.4%,占消费总额的87%;乡村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8.1%,乡村消费增速高于城镇。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6.4%;零售业完成31.5亿元,同比增长7.8%;住宿业完成0.25亿元,同比增长6.2%;餐饮业完成9.8亿元,同比增长7.3%。
(六)财政较快增长,金融市场稳健。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11.4%。按征收部门分:国税系统完成21.3亿元,同比增长8.5%;地税系统完成8.7亿元,同比增长34.5%;财政系统完成4.7亿元,同比下降6.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8.4%,比市考核目标12.5亿元高0.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7亿元,同比增长23.2%。非税收入完成4.7亿元,同比下降11.1%。
2017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4.6亿元,较年初增加11.8亿元,增长6.1%。各项贷款余额80.9亿元,较年初增加22.2亿元,增长37.9%。
(七)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789元,同比增长6.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795元,同比增长6.8%,比市考核目标6%高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287元,同比增长7.0%,比市考核目标6.5%高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的看,2017年我县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得到巩固和延续。但从深层次分析,我县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转型升级不快,产业不够优化,对传统优势产业过于倚重的“痼疾”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煤炭和电力行业是支撑我县经济的两大支柱,二者所创造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3.9%,占全县GDP的47.4%,可以说煤电经济代表了阳城经济的主体,随着经济的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以煤、电为主单纯的资源型经济和低端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弱的弊端日益显现,现有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发展不均衡,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发展。2017年,我县煤炭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2016年提高10.7个百分点,与经济转型升级考核体系中煤炭产业增加值占比降低的要求产生较大偏差。
(二)缺乏好的投资项目,投资回报预期不稳,导致大项目支撑不足等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投资者信心。一是大项目数量明显减少,投资后劲明显不足,支撑作用减弱。全年全县在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51个,比上年减少6个。大项目后续储备明显不足,支撑作用明显减弱。从投资构成看,大项目可以拉动更多的相关行业,所以说大项目投资的作用更大,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更明显,大项目投资减少需各方严重关切。二是投资者的投资意向降低。我县区位优势不强,资源优势也在逐渐变小,造成外来投资商裹足不前,不敢大胆投入。
(三)传统服务业遇到“瓶颈”,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新的经济要素对经济的拉抬作用有限。2017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36.4%,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下降一方面与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稀释了服务业占比有关,但服务业自身发展不快是最根本的原因。
三、明年经济走势展望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从全国宏观形势看,经济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并将呈现平稳回升的发展态势。从我县发展趋势看,今年经济发展总体会好于去年,但转型的“阵痛”仍在,发展的压力犹存,但只要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质量效益,持续增加民生福祉,我县经济社会将会继续保持健康发展。
???????????????????????????????
撰稿:马文惠
责编:张向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