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旅游发展与跨区域合作研究

文章来源:县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1日 点击数: 次 字体:

李明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学术顾问。 曾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旅游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北京市旅游局供职。曾担任北京市旅游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北京旅游 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现 为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 会专家、北京旅游学会监事会主席、中国旅游未来学会副理事长、中 国区域旅游研究会副会长。研究范围:旅游经济、旅游发展趋势、旅游文化、旅游规划、景 区管理。

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旅游发展与跨区域合作研究

——以山西省阳城县为例

 李明德

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中国连通世界之路,自习近平主席于 2013 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后, 带一路便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热议的重大话题。我们已经行动起来, 正在扎扎实实的稳步推进,相信一带一路一定会成为本世纪世界 发展的特别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变的主题。

一带一路是重大的国家战略,和旅游发展密切相关,2017 4 26 西省阳城县发起并承办古丝路,新旅游发展论坛, 联合古丝绸之路上洛阳市、雅安市、安化县、佛市、泉州市、景德 镇市、湖州市、成都市及淄博市等重要货源地市县,讨论古丝绸之路 重要货源地旅游(以下简称古丝路货源地旅游)跨区域合作与发 展,以期更深刻的理解一带一路

一、一带一路为古丝路货源地的旅游发展带来机遇

(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这个世界复杂而多变,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政治诉 求和经济诉求,但发展是时代的主线,这是世界的共识。没有哪一个 国家,没有哪一个民族不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但发展的道路一点 儿也不平静,也存在许多矛盾与冲突,面对这样一个客观存在,世界 很需要国际战略。习主席非常英明的提出了中国的想法,并且是作为 负责任的大国对发展提出的战略构想,这既表现为大国风采,又表现 为责任担当。既是从中国的角度倡议,也是从世界的角度倡议,表现出中国正在更多的为世界政治和经济做出我们的贡献。所以一带一 倡议提出后马上引起全世界的热议和关注。很多国家都积极的回 应中国的倡议,联合国也迅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随着一带一路实践的深入,必然会产生更多的实质性的成果。目前不仅推进的速度 很快,而且扎实有效。一带一路作为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 有很多政策性导向,这些导向也就一定会为各范围区域、地方,创造 许多发展的机遇,对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产生影响。旅游产业 作为涉及面广、关联融合度高、综合带动性强,文化生态效益明显的 发展方面,必然成为一带一路相关政策支持的主要受益者。

(二)一带一路,先连先通

一带一路的推进抓住了一个关键,就是先连先通,世界上所 有的事情只要是涉及到甲方乙方必然要走先连先通之路,有了先连先 通才会有物流、人流、信息流,才会有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协商,友好 往来,贸易互动,一盘棋才会马上火起来,所以开通航线,开通铁路、 公路,开通水上通道,便成了双方合作,多边合作最重要的事情。我 们现在发展的旅游业也是这个道理,没有连通就形不成客源地和目的 地之间的对流,就不可能有旅游业的真正发展,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到 这一点,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方向是明确的,路径选择也完 全是正确的,而如何将曾经的古丝绸之路上的联通精神,与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的联通、物流体系现状相融合,古为今用、 虚实结合,从而打开地方、区域间合作发展的新局面,就成为一带 一路倡议着重考虑的问题。

(三)一带一路,旅游先行

旅游产业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毋庸置疑是先行产业,因 为它的许多产业特征明确的告诉合作双方它是一个优质的互利产业。

首先,旅游业是开放型产业。它需要从思想上、政策上打开国门迎接 客人,没有开放的思想、没有开放的政策,闭关锁国是无法实现人民 友好往来的。其次,旅游业是对等型产业,发展旅游业的双边必然互 为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只有目的地和客源地形成人的流动,旅 游才有可能真正红火起来。因此这种对等的关系就一定会产生共享市 场的关系,共享红利的关系,所以旅游是天生的共享经济。第三,旅 游是生活型产业。不管因国别而产生怎样的文化差异,怎样的宗教差 异,怎样的自然差异,对于旅游者而言,生活是一致的。旅游作为一 种生活方式,之所以被大家喜爱,被全世界人民喜爱,而且越来越喜 爱,就是因为它是生活的异地化,仅仅是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不一样 而已,这种不一样为生活注入了很多新奇新鲜的东西,所以大家喜欢。 由于旅游业的这种特征就使得它是一种比较容易理解操作,比较容易 实现的经济形式。发达国家可以为之,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为之。旅游 还有许多其它的特征,但上述三种特征使它一定能够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特别重要的角色。

阳城是非常好的地方,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而且有深厚的文 化底蕴,发展旅游绝对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阳城选择发展旅游业 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既然旅游业可以先行,那么阳城的 旅游业为什么不能先行呢?

二、古丝路货源地旅游发展与跨区域合作是一带一路 议实现的重要途径

(一)货源地是古丝路地域形象的核心载体

形象感知需要载体。古丝路的文化感知包括多种类型,如地 貌、人种、丝绸、瓷器、茶叶、商队等,货源地就可以为这种种 古丝路文化感知的事物类型提供载体。将货源地与无边界的旅游产业相结合,发展古丝路货源地旅游,就为古丝路这一世界 品牌的运营提供了抓手。它可以让人们在时隔千年的今天,通过货源 地旅游,亲身感受到曾经那早已在异域尘沙中封存的辉煌。

(二)古丝路货源地旅游为地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不断改变更新才能带来发展,一个地区的进步,需要在维持原有 优势特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再造,既要维持原有的优势不落后,又 要不断加入新的东西来更新自己,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创造自己没有的, 或发挥自己尚未挖掘的潜力。

1.旅游经济发展动力 旅游产业的发展本身就对地方经济具有极强的动力带动作用。据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产业已经 全面融合入国家战略体系,处在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 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15 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 10.8%,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 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2.文化创新资源动力 创新的资源观为地区经济、旅游发展塑造内生动力。古丝路连接

了中国、中亚、西亚、地中海、欧洲等区域,横跨整个欧亚大陆,它 的历史与文化,不仅仅展示出一条物流商道的变迁,更体现了一个个 国家、历史时代、人类社会时期的更迭,它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类型 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言而喻。这就为古丝路各地区、区域在城市经营、 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文化创意来源与创新 动力,扩展了地区原有古丝路货源地旅游资源开发思路,深化了现有 资源主题。

3.外部协作联动动力

一个完全敞开的协作联动系统,为地区发展带来外部动力。古丝 绸之路传播的不仅是货物和不同地域的消费品,也为各个地区之间传 播了音乐、书画、语言、农业技术、工业技术、思想理念等;而旅游 经济本身也是一种流通的经济,当客源地的游客,流通到目的地 之后,在目的地进行各样的旅游观光、度假、休闲体验,产生消费, 拉动经济,也对当地原住民产生文化、社会影响;待游客回到客源地 之后,又将旅游目的地的商品、生活理念、文化思想带回客源地,从 而又对客源地带来改变和更新。古丝路对世界地理、历史、社会的变 革所带来的影响,与旅游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有异曲同工的果效。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在政策保障、交通带动、资源互补、市场共享等方 面,均促进了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发展,区域间形成了强有力的交流、 合作及正面的竞争关系。

(三)跨区域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要求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共建一带一路就是用丝路精 推动沿线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所谓丝路精神指在 绸之路上薪火相传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 行动》明确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秉承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 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旨在促进经济要 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 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 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所以,古丝路货源地各地 市间的跨区域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要求。

三、古丝路货源地旅游产品发展策略——以山西省阳城县为例

(一)阳城县概况及古丝路货源地文化起源

1.阳城县概况 阳城古称濩泽,为尧舜夏冀州之域,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战国时期属韩、魏。西汉初(公元前 206 )置县,属河东郡。唐朝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濩泽为阳城县。阳城在置县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文风长盛,名人辈出。清康熙、雍正年间,阳城与陕西韩城、安 徽桐城同为文化发达之乡,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文风最高,赢得了 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史籍记载:舜曾渔于镬泽,禹曾 析城至于王屋,汤曾祷雨桑林,以观桑者,此外还有嫘祖养蚕等与农耕文化有关的民间传说。据考证,阳城县所在的晋东南地区是 中国北方粟谷文化的起源中心。阳城的农耕文化、商汤文化、蚕桑文 化、商贾文化、古村落文化及其他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积 淀深厚、类型多样。

阳城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交会处,东北部是以清康熙帝师 陈廷敬故居皇城相府为代表的古堡群,东南部是享誉全国的动植物 资源宝库蟒河,西南部是古时商汤祷雨的中华古代名析城。全 县的自然风光绮丽秀美,境内森林覆盖率 51.15%,该县现已打造出 1 5A 级景区皇城相府、2 4A 级景区蟒河和天官王府,2013 年获 丽中国十佳旅游县称号。2015 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次、旅游业总 收入分别是 2010 年的 4 倍和 3.8 倍。2016 2 月,首批国家全域 旅游示范区名单公布,阳城县成功入围。

2.阳城的蚕桑文化溯源 阳城地处蚕桑初始发源地,是全国著名的蚕桑之乡和丝绸之府,有中华丝源之称。古有嫘祖教民养蚕、商汤桑林祷雨、周穆王 获泽观桑的传说故事,今有文龙兴桑蚕丝夺金的佳话。据 考证,在阳城县内,有记载蚕桑的庙宇、殿堂、亭台、碑记等多达几 十处。阳城境内称蚕为蚕姑姑,阳城县内蟒河镇曹沟村蚕姑殿、 南窑村兴庙蚕姑殿、河北镇孤堆底村先蚕圣母殿等,内供先蚕圣母 嫘祖之像,民间三月三有蚕神节。蚕文化与区域内其他文化相融 发展,形成大量与桑、蚕、丝相关的诗歌、风俗、礼仪、服饰等文化 符号,由蚕而起的蚕谣、蚕谚、蚕事、蚕忌和蚕戏等,构成了蚕桑习 俗的丰富内涵。另外,把养蚕神嫘祖、天蚕神马头娘、地桑神桑女组 合祭祀的习俗在全国唯有阳城。阳城蚕桑习俗已入选省、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

3.阳城县与丝绸之路的起源 周穆王是中国丝绸之路的首拓者。西周时期,周穆王曾来到濩泽(今阳城县境内)巡游。据《穆天子传》记载,天子四日休于濩泽; 甲寅,天子作居范官,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穆王在他即位后的 第十三年(约公元前 998 年),乘造父所驾八骏马车,带着大批丝绸 织、手工艺品和许多钱币,从镐京出发,先至今河南省,转而北上到 西省濩泽,在泽畔流连忘返,观农户养蚕。此后,从濩泽继续北 上,至滹沱河北岸,再转向西行,经今内蒙古后,大致沿黄河过宁夏、 甘肃、青海等省入新疆,然后跨越葱岭至今中亚一带。回程仍沿着原 来的路线。周穆王沿途与各地交换了许多礼品和货物,还带回了昆仑出产的玉石。这也是有关我国与西方各地友好交往的最早事例。汉 唐时代的丝绸之路,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确立古丝路货源地旅游+”的融合发展理念

旅游业具有日益增长的拉动力、整合力、提升力和市场开拓力,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能够广泛与相关行业和领域融合发展, 催生新业态,优化提升相关行业和领域价值。古丝路货源地旅游+” 是在旅游+”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古丝路货源地旅游主题提出的。 利用古丝路货源地旅游+”,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可 以为阳城创造价值、放大价值。这种“+”的魅力就在于,能够深入 挖掘货源地丝路文化资源,“+”出新的价值、新的惊喜。可以 丝路货源地旅游+”为纽带,促进阳城货源地旅游业与文化、农业、 林业、水利、工业、科技、体育、健康医疗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 进核心竞争力形成和产业组织创新,以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 建共享的发展模式实现小旅游大旅游的转变,打造货源地 产业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旅游无边界,当古丝路货源地与旅游结合, 就已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突出阳城古丝路货源地旅游核心吸引物

集中有限的力量在地区具备竞争力的货源地文化旅游资源上,打 造核心吸引物作为地区货源地旅游形象的载体,这也满足了限期内合 理配置资源的要求。

1.建设阳城中华蚕桑文化园选址次营镇庄头村,打造集蚕桑观光休闲、蚕桑文化展示与体验、蚕桑美食体验于一体的中华蚕桑文化园。依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资 助的 500 亩蚕桑园项目,围绕阳城栽桑养蚕风俗和民间深厚的蚕桑文 化,将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的蚕桑习俗视觉化、形象化、体验 化,通过嫘祖雕像、博物馆、活态体验馆等表现形式,打造集蚕桑文 化展示平台、蚕丝家纺体验、蚕桑食物品尝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园区。 可设置①嫘祖始蚕景观标志,通过金属雕像和壁画等方式表现 祖始蚕,也是对阳城悠久的蚕桑种植历史的反映;②蚕桑文化博物馆,修建蚕桑主题的博物馆,借助养蚕场景描摹、蚕姑蜡像设立等静 态方式,展现中华博大的蚕桑文化;③蚕桑文化园,主要是通过动态 的方式传播蚕桑文化,采取一站式的体验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主 动融入到蚕桑文化中,领略蚕桑之美、蚕桑之趣;④蚕食部落—— 桑宴,蚕食部落主打全桑宴,所有食物或多或少都含有桑、蚕的成分, 目的是为游客准备一场蚕桑的饕餮盛宴,不虚蚕桑文化园之行。 华蚕桑文化园作为阳城近期发展建设古丝路货源地旅游的龙头,形 成阳城古丝路货源地旅游的核心形象和载体,进而带动阳城其他古丝 路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产品的发展。

2.挖掘蚕桑文化深度体验产品 充分挖掘阳城蚕农村落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以当地蚕农的生活

现状、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为吸引物,因地制宜地设立旅游项目,提 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感。让游客亲自感受抽丝剥茧的劳作体验,感受蚕 农生活的衣食住行,并自己制作蚕桑文化纪念品,从视觉、味觉、听 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为游客营造深度的、全感官的蚕桑文化体验 旅游产品。

(四)发展阳城古丝路货源地旅游新业态

古丝路文化唯有与现代的旅游业态相结合,才能符合时代的 要求,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1.蚕桑+科技、蚕桑+文化 阳城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货源地,很早以前就和丝绸之路产生了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阳城是重要的种桑养蚕之地,因此也就成为 了丝绸的货源地,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丝绸作为主要的生活用品已 经大大降低了它的历史地位,主要是由于材料作为一种学科,是科技 领域重点发展的指向,我们穿衣服不仅仅有丝绸还有许多许多不同材 质的底料,尽管丝绸仍然是重要的材质,但已不是唯一、唯二、唯三 的选择,这并不影响我们在产业结构中保留桑蚕业。一方面是仍然存 在着广泛的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保留那一份 珍贵的历史回忆,保留我们对传统的执着。那么一带一路推进所 创造的机遇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切实紧抓的机遇,但从思路上我们 的桑蚕业特别要重视玩科技和玩文化,用科技来不断提高桑蚕的品质、 产量,用文化来创造新的概念、新的运作方式、新的市场营销并将这 些文化创意运用到桑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上,桑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 合上,派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附加价值。如果我们不善于玩科 技、玩文化,我们将会失去我们的发展机遇。机遇不仅仅是时代给我 们提供的,机遇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创新、创造。

2.以古丝路文化为主题的自驾车营地 在驾岭乡护驾村,根据周穆王与古丝路文化的渊源,设置穆天子西游营地,以悠然西游、营地休憩为主题,利用周穆王中国最 早的旅行家头衔引爆营地旅游这种新业态。根据周穆王西游的民间 故事和现存的停驾膏车护驾等与周穆王乘车西游相关的 地名,按照《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标准》建设自驾车营地、帐篷露 营地、烧烤营地等休闲营地,融入红苗谷米类餐饮、汽车影院夜间娱 乐等配套服务,为游客提供一处融合自然、悠然生活体验的场所。同 时进行皇家贡米-红苗谷的研发与售卖。主要设置产品包括:①自驾 车营地,为自驾车爱好者提供自驾车露营区、房车宿营区、服务保障 区、餐饮、娱乐、拓展、汽车保养与维护等自助或半自助服务;②帐篷露营地,选择绿化率高、地势高而平坦的地块设置营地, 在营地 内配备汽车影院、露天 KTV 等娱乐设施,增加夜间娱乐项目,实现全 天游、全时游;③露天烧烤营地,专门开辟空间做烧烤,亲朋好友三 五齐聚,亲自动手烧烤,开怀畅饮,大快朵颐;④穆王八骏驾游雕像, 根据穆王得良骥,遂以造父御马西征的历史,制作体现周穆王这位最 早旅行家的西游乘坐的御驾骏马车雕塑;⑤穆王西游见王母文化墙, 把周穆王与西王母的爱情故事视觉化,通过绘画、图片展示周穆王不 远万里会见西王母的场景;⑥皇家贡米园,利用红苗谷皇家贡米的声 誉,开展谷米售卖、红苗谷米食物品尝、酒酿等旅游伴手礼的研发, 打造穆王牌富硒红苗谷米。

(五)构建阳城古丝路货源地旅游产品体系

多方位融合古丝路文化元素于阳城的美丽乡村、田园城市的建设当中,并通过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文化等模式,构 建阳城古丝路货源地包括观光产品、休闲农业产品、乡村旅游产品、 文化体验产品、生态度假产品、中医养生产品、历史研学产品等在内 的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游园、农产品变 旅游商品,推出古堡古村落访古游”“沁河漂流激情游”“亲近自 然休闲游和以阳城八八宴、阳城火锅等为代表的特色美食游,以上 党梆子、阳城道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俗体验游,以阳城丝 绸、皇城相府蜜酒等为代表的特色购物游等新兴旅游业态,打造出北 京国际地徒步大会阳城分站赛、太行文化旅游节等一批知名节庆 品牌。利用古丝路货源地核心吸引景区景点的影响力,拓宽阳城县其 他景点及周边景点的连接互通关系,以货源地旅游发展为阳城县的内 生动力,根本目的是带动阳城县其他古城文化旅游、休闲农业、乡村 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业态的发展。(六)激发阳城古丝路货源地全民促旅游的发展热情

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地区的人民的性格特征、思想理念、生活态 度决定了这个地方的本土化气质,决定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地方文化氛围、特色。古丝路货源地旅游的发展,以期为地方人民带 古丝绸之路货源地的历史文化识别的自豪感,及古丝路重要货 源地的文化认同感,建立完全敞开的欢迎世界游客来旅游的好客的态 度,最终让阳城人民也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的旅游吸引物,地 方文化旅游资源。阳城是农业大县,在景点旅游模式下,旅游从业者 只是导游、服务员等,而全域旅游打造的是一个开放式旅游目的地, 整个区域内的居民都变成了主人和服务者。这就要求通过全民共享旅 游发展成果,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促使人民自觉把自己作为旅游 环境建设一分子,提升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

四、古丝路货源地旅游跨区域合作策略

(一)成立“‘一带一路’”战略与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 地旅游城市联盟

西省阳城县发起,联合古丝路重要货源地城市——洛阳市、 雅安市、安化县、佛市、泉州市、景德镇市、湖州市、成都市、淄 博市、晋城市,成立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 地旅游城市联盟

1.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必然途径 成立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旅游城市联盟,本身就是在建立一种长效的合作机制与外部发展动力,它在形成区域规模优势,提高各货源 地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的发言权与影响力,壮大旅游产业发展对区域 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具体措施内容

(1)秉持共同的发展理念和目标 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目的。联盟成员城市须 在共同的发展理念与目标的基础上,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 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才能在古丝路货源地各地市旅 游发展中实现共赢。

(2)建立旅游创新发展经验的共享与交流平台 古丝路货源地各地市间旅游资源禀赋各异,优劣势有别,为加强联盟成员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优 势互补,完善各成员城市间的合作内容与方式,需频繁分享成功经验, 汲取失败教训,建立发展经验的共享与交流平台。

(3)建立跨区域旅游合作的媒体宣传平台 联盟各方可依托中国旅游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等平台,以及各成员城市丰富的媒体资源,建立宣传资源共享机制,提高 营销宣传效率,关注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实现信息互通,举办 联合推介会,促进一带一路货源地城市旅游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建立古丝路货源地旅游发展的大数据系统 建立古丝路货源地旅游发展大数据分析平台,实时掌握市场动向,准确分析客源需求及产业发展现状,为联盟城市旅游发展策略 及手段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5)构建多层面多领域深合作圈层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旅游城市联盟的成立,将展现各货源地城市在传统产业、经贸旅游、人文历史等方 面的特征和优势,结合旅游+”、全域旅游的理念,激发成员城市旅 游资源和社会发展潜力,促进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和区域经济繁荣, 拓展古丝绸之路货源地旅游发展空间,创新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从而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跨区域交流与合作,提高 成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构建多层面多领域深合作圈层。

(二)制定跨区域旅游合作的制度体系保障

在旅游发展新常态下,古丝路货源地之间客源市场既相互独立又 互相重叠,旅游资源既各自独特又同根同源,且各地区分属不同的行 政区划,在这样的前提下,各成员城市若想合作发展,须建立合作的 制度体系,形成一套各方认可的行为制度,作为合作行为的规范与准 则,保证合作的良好秩序,降低合作交流风险,从而更好的保障协作 发展。

(三)编写《古丝路货源地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古丝路货源地各市县,涉及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它们在经由古丝绸之路联通的基础上,又分属不同的经济、文化、生 态发展区域,若要形成联合发展的品牌及规模影响力,就需制定顶层 设计来指导古丝路货源地区域旅游的发展。并且,规划需从各地 区所处区位、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市场类型等基础现状入手,确定 古丝路货源地旅游总体的发展定位与思路,统一旅游形象,发展差异 化产品,规划旅游线路、确定整体营销策略,协调各地区分期行动计 划,从总体上着眼把握古丝路货源地区域的旅游联动和协调发展。

(四)确立市场主体在合作中的首要地位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的依托,而旅游资源所属的土地、森林、水 域、文物古迹等又多属于政府管辖,这就决定了政府在旅游区域合作 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 经济的范畴,旅游企业才是区域旅游经济运行中的主体,不同地区间 旅游企业的合作,是企业资源整合和配置的基础,从而推进区域内的旅游合作进程。依据以往的区域旅游合作经验,市场化程度低是主要 的障碍。若能够在各货源地市间的合作中建立起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 可以削弱跨区域资源与要素整合之间的壁垒,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 所以各货源地政府在制定各样合作措施的过程中,需着重考虑提升企 业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着重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

(五)实现以交通为基础的全方位的互联互通

依托现代高铁、高速公路、航空的交通设施条件,互联网的通讯 条件及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提升各古丝路旅游货源地之间的通达性, 不仅在道路交通方面实现互联互通,在信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物 流体系等方面均实现互联互通。

五、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各货源地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 内外部驱动动力、政策机遇及深切的合作诉求,各货源地城市须在深 刻理解古丝路货源地旅游内涵的基础上,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秉持着开放、共享、协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深入了解旅游市场,创 新旅游产品策略,激发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效应,搭上一带一路的便车,为地区经济发展寻得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