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06-22是谁预见刘备入蜀必能成霸
- 05-22大革命创了新制度?
- 04-24鲁迅童年的家庭文化环境
- 04-05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回…
- 03-24读古事264.由巨鹿之战…
- 03-05瑰宝《四库全书》共七部…
- 02-09被淹没者的见证,被拯救…
- 01-23《孟子的理想国》:历史…
- 01-03民国时期的“教师资格证”
热点排行
- 02-25中南海总厨忆国宴:布…
- 04-24鲁迅童年的家庭文化环境
- 05-22大革命创了新制度?
- 01-23《孟子的理想国》:历…
- 11-27刘梦溪:元春给宝黛爱…
- 09-30中国那些姓氏出过皇帝…
- 09-08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出过…
中南海总厨忆国宴:布什和里根钟爱“佛跳墙”
国宴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场神秘的宴请,高官首脑相会,原本简单的餐饮就被赋予了多种意义。自1954年起,程汝明就一直是毛泽东的专职厨师长。后来,他作为中南海总厨师长还曾经为几代领导人服务。在这位“红墙御厨”眼里,共和国国宴60年的发展,也是国家发展与变化的一个侧面佐证。
“如果现在给你看当年毛主席宴请外宾的菜单,你可能会觉得算不上什么,但这些菜却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国宴的真实面貌”。程汝明的外孙刘建边说边为记者递过来一份菜单:四干果、四鲜果、四凉菜、面包、奶油豆茸汤、铁板扒鳜鱼、元帅虾、什锦炒饭、奶油克斯、水果拼盘、饮料。如此而已。同后来国宴主菜通常不少于三道的规格相比,这些菜都确实算不上什么。
这就是毛主席1961年9月24日在武汉东湖甲舍宴请蒙哥马利元帅的菜单。那天,毛主席接见蒙哥马利,原计划会谈几十分钟,主要讨论军事问题。但是没想到,毛主席和蒙哥马利聊得非常尽兴,于是就临时决定留蒙哥马利共进午餐。
程汝明当时得到的通知是,“主席中午请外宾吃饭,规格要高”。
“我外公说他立即就想到了西餐。但是那天厨房里预备的西餐材料很少。想来想去,他觉得渤海湾的特供大虾不错,西方人又喜欢吃奶酪,于是灵机一动,随即发明了一道新菜。”
据刘建介绍,当时程汝明将腌制好的大虾切成了像玻璃纸一样薄的肉片,把奶酪卷在中间,外面再裹上鸡蛋、面粉和面包糠,然后下锅炸。这道菜的难点就在于不能把虾肉弄破,所以很吃刀工。一旦虾肉破了,炸的时候奶酪遇热流出来,就算失败了。
如果做好了,那么这道菜就是外焦里嫩,吃的时候把虾切开,用虾肉蘸着流出来的奶酪吃,其实是很令人享受的一道菜。
“蒙哥马利元帅那年已经74岁了,但是那天的菜他几乎一点儿没剩。午宴之后,蒙哥马利对毛主席说,‘谢谢毛主席,我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么饱的一顿饭了,你家的菜太好吃了。’毛主席听了非常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当天的会谈不仅让蒙哥马利认同了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而且还对中国人做的菜产生了好感。在当时我们还没有和英国建交的情况下,蒙哥马利这种重要人物对中国的态度肯定会对两国关系产生影响。”
当时,毛主席以为这道菜不是我们的厨师做的,所以还特意让吴旭君护士长到厨房打听。在得知确实出自程老之手后,毛主席竖起拇指说了一句话,“程师傅手艺精湛”。由于这道菜是为款待元帅而做,因此后来就定名为元帅虾。
“其实国宴这些年的变化能够清晰地折射出我们国家的发展轨迹。”刘建指着一张程汝明与邓小平等人的合影说。
毛主席那个时代,我们国家很少有地方能够吃到西餐,国宴里的西餐菜也不是很多,这和领导人的喜好以及国家政治有很大关系。所以,当时程汝明就创制了很多中西合璧的菜品。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西餐在中国也不多见。
据程汝明讲,当时北京机场每天都有飞机从法国运来上好的牛排原料,而接机的只有两辆车,一辆是马克西姆的,另一辆是中南海的。
“但是在邓小平这一批领导人中,很多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思想开放,对西餐的接受程度很高。比如邓小平,他吃牛排就只要五成熟的。而且,当时我们对外开放,接待的外宾越来越多,所以也需要引进更多的西餐。”
这个时候的国宴开始和国际接轨。经过研究,大家认为国宴分餐既是一种礼节,又能保证每个人都吃饱,而且也更加卫生,所以可行。从那以后,我们的国宴就开始采用分餐的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吃”。
“这无疑是国宴自身的一个进步,但同时更能也反映出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
“说起国宴,也没什么神秘的,只是规格高,礼仪性重而已。”国宴烹饪大师、钓鱼台国宾馆副总厨师长王洪发在接受采访时说。
国宴的菜,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地方菜系,以淮扬菜为主,经几代厨师的潜心整理、改良、提炼而成,如川菜,少了麻、辣、油腻,各种菜系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改进,菜谱一般也以清淡、荤素搭配为要。
一个国家最高规格的宴席除去菜品要保证外,在原料和选材上一样都不能轻心。
王洪发说,所有的原料,都来自固定的渠道,都采用严格的标准,如蔬菜,都是有机蔬菜,不能添加任何化学肥料,避免有害物质造成损害。做菜所需原料的所用部位也有严格规定,比如“开水白菜”,这道菜一般只选取三寸半高、叶绿肉厚的白菜,还要去掉菜棒留其三叶嫩心。
此外,国宴所有选材,必须从其原产地精选而来。如燕窝,非泰国的官燕不用;鱼翅,不是南海产的一极群翅不上桌;金丝小枣,也只能用乐陵产的。
“因为是国宴,这些材料都要对口订做,这样才能美味无穷。”
除此之外,国宴的烹制更是重中之重。一名长期为国宴烹饪的厨师告诉记者,烧国宴菜的师傅共有160名厨师,从特级、特技、高级到中级都有,其中总厨师长1名,下设热冷、面点、西餐,8个正副厨师长,个个都是食界响当当的腕儿。
这些厨师来自五湖四海,除政治素质高外,还得“根正苗红”,要过政审,并且文化素质要求也高,除勺上功夫外,还要求能研究各国风俗文化,会烹调全国各地名菜名点,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因人而异,随客而变。
“做菜首先得弄清什么不能上。各国文化、宗教、信仰不同,各自对饮食的禁忌也不一样。而且国宴的厨师做菜,并不是简单的一汤、一羹摆桌那么简单,要考虑到民族关系、地域特点、饮食习俗、嗜好、宴会形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稍有不周,可能会影响到国家政治方面的大局。”所以,王洪发说,厨师需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高超的厨艺,还要有丰富的饮食知识,了解各国的饮食习惯及忌讳。
如在菜品中不能出现来访国家的国旗、标志;不能出现鸡爪、内脏等食材;不能有违背来访国宗教信仰的禁忌食物,如印度人把牛奉为神圣,餐桌上就不能出现牛排;英国人视山羊与孔雀为不祥之物,在食雕造型中就不能出现这两种动物;法国人不喜欢菊花等等。一个国宴厨师堪称“百国大使”,对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食风食俗都要如数家珍。
国宴烹制非常精细,炖、烧、煮、蒸、炸、溜、焖、爆、扒一应俱全,加上近几年来,还借鉴吸收了西餐的烹调技法,使烹调手段更加多样化。制定菜谱时,厨师们尽可能地全面了解中外宾客的生活习惯与忌讳,口味嗜好以及年龄、身体状况;兼顾季节、气候、食品原料、营养等诸因素,夏天以清淡为主,冬季以滋补为主。
程汝明说,大火爆炒、文火慢炖、蜡火轻灼这些看似细微的火苗差异,却会产生迥异的味道,需要厨师们反复地试验和总结。
“很多菜炖得最好的时候不过那两秒,错过就完全不是一个味儿了。”
据介绍,美国总统布什和里根都钟爱的“佛跳墙”,至少得在火上熬上三天三夜。现在有了电气化的烹饪器皿,新式的流程管理办法,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精工细作的态度却依然没变。